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桃花山下有人家

时间:2013-05-07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每天傍晚七点,社区的女性聚集到小广场载歌载舞。 

 

  令村民自豪的是,这个漂亮的小区曾印在2011年的邮票《美好新家园》上。 

 

  丰乐社区支书张存玉 

  开篇的话

  我们在路上

  探访龙门山深处的新生希望,寻找成都平原上的乡村嬗变,追踪成德绵三地城市化进程的蛛丝马迹--作为成德绵新闻的采撷者,我们一直在路上,践行着“走转改”的职业追求。

  我们正身处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以更立体、更全面、更“接地气”的方式,为读者呈现出记者的所见所闻,让读者感受到成都平原的日新月异?

  成德绵新闻版自今日起推出《蹲点日记》,将派出十余名记者分赴成德绵三地,上山下乡,走村访户,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用文字诉说,用图片记录,用心与眼,贴近感受每一个基层个体的得与失,翔实记录每一个发展节点的喜与悟。

  请跟随我们记者的步伐,走进成德绵,走进新生活。

  我以为,这个时节,莲花山或有无数尖角小荷。4月17日一早,我驱车赶到距离彭州市区20公里外的桂花镇,丰乐社区就在莲花山脚。

  功课显然没做足,这里非但丝毫找不到莲花踪迹,甚至“莲花山”的叫法也已从村民口中淡出。

  爬上一个小山坡,我才发现丰乐社区所倚靠的那匹山,其实栽满桃树。“你看,山脉连绵起伏,像不像七朵莲花瓣?一瓣种上桃林,被桃花染红,还有六座山头等着着色呢。”

  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饶有兴致地向我解释“莲花山”怎么成了“桃花山”。看着以平方公里计的偌大山麓,对他的远景描述,我脑海中不停反馈词汇:“野心”。他叫周康跃,都江堰人,在此打工两年多了。

  这里就是我要蹲点的涉农社区,处于彭州、都江堰、郫县的交汇地带,位置偏远,传说中很穷。

  
4月17日 星期三 晴 最高温度超过32℃

  乡村也要修“活水公园”?

  17日临近中午,我在社区办公室见到了56岁的丰乐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存玉:齐耳短发,红色花纹短袖上衣配黑色紧身裤子,外表颇为干练。“我们是由一个场镇社区跟一个村合并成的。”未等她深入讲解,万俊安迈进办公室,打断了我们的交谈:“明明说好井要打12米深,师傅现在怎么只打一半?”白色圆形遮阳帽下,万老爷子怒气冲冲,一旁的家人补充,“那么浅,渗进生活污水了,谁能吃下去?”

  令万俊安恼怒的生活污水,来自莲花小区。原来,丰乐社区正在修建一个类似成都活水公园、具有污水净化功能的湖泊。莲花小区的生活污水排放暂时改道,流进了距离万俊安家不远的一条沟渠。

  张存玉顶着烈日匆匆而去。我疑惑:修得起活水公园?这村得多富裕呀。

  张存玉离开后,我又爬上桃花山,想拍一张小区全景图。居民告诉我,2011年有几个人拿着邮票,也来登山远眺。居民奇怪,跟着左比右看,邮票上的美景竟然是莲花小区。那套邮票叫做《美好新家园》。

  没找到合适的鸟瞰点,却碰到十多个疏果的妇女。为首的刘宗良,能说抑扬顿挫的“普通话”。我问:“这是谁家的桃林?”她们指着刘宗良哄笑:“就是她家的。”“我们现在都是打工的。”刘宗良的回答令我有些意外。

  
家门口上班的职业农民

  “人家拿的是月薪,两千多元一个月。”17日下午见到张存玉时,我询问她刘宗良的情况。

  给刘宗良发工资的,是一家来自北京的园林企业,去年11月,这家企业落户丰乐社区,投资超过2亿元,流转了社区三千亩的田地和荒山,成为桂花镇最大的农业项目。

  我问社区干部胡宗全:“你们就不怕公司的承诺打了水漂?”他哈哈大笑说:“签约时怕过,现在不了,他们移植过来的最贵的树,价值百万元,树又不会跑。”

  就这样,刘宗良们成为拿月薪的职业农民,再不用担忧桃子卖不出去怎么办。技术相对缺乏的农民,拿日薪,劳动报酬在50元-80元之间。

  “你怎么才来这采访?”胡宗全的话,让我一愣。他接着说:“一个月前,山上全是桃花,来赏花的车停了几里远。”

  接下来,他讲的全是各种“暴富”。由于园林公司完善了进山通道,桃花节期间天天人满。“‘罗凉粉’5元一碗,7天纯收入七八千元,有些卖水也卖成了万元户呀。”

  他说,正是有了稳定的土地租金,大家才可以无所顾虑地去打工、做生意。

  傍晚,吃过饭的居民,一分为二。男的喜欢转山逛路,女的则聚集在居委会坝子里跳舞。我同他们打招呼,不少人反问:“最近怎么那么多说普通话的?”

  
4月18日 星期四 先阴后晴,炎热依旧

  
村里来了年轻人

  讲普通话的还有谁?一大早,我找到了园林项目负责人苟伟打听,他肯定地说:“是川农大的学生。”

  据他介绍,川农大也参与了这个项目,负责野生植物的驯化。

  碰到他们时,一位男生扛着一本厚厚的《植物百科全书》:“采集回来10多种植物,很多都不认识,需要比对资料。”

  研究生裴丽容相对经验丰富。2008年奥运前,她就成功将驯化的北川野生珙桐树种到了北京。她对刚发现的一种蕨类赞不绝口,“居然长在没有土壤的岩石上,恨不得把石头也给抱回来。”“如果没有多样性的植物,城市园林就会千篇一律。”裴丽容说,野生植物驯化,就是发掘那些尚未被利用的植物资源,从而扩大栽培植物的种类。

  这个工作并非一蹴而就,他们中不少人已做好长期扎根丰乐社区的准备。当地居民未必能理解缘由,却也因此分享了随之上涨的房租收益。

  最大的收益,是底气。3月底,丰乐社区组织村民去了趟新津的“花舞人间”,回来后信心大增。“新津以草本植物为主,带动了数百名居民就业。”张存玉说,丰乐主打木本植物,走差异化、特色化的线路,“如果也需要几百名员工,要就动员村上的年轻人回来就业。”

  园林公司的赢利点在哪?苟伟坦陈,“前期很难盈利。”但他强调说,设立苗木基地后,全国其他分公司不再从事育苗,相应节约了一笔费用。他更看好野生植物的驯化,“一旦成功,就有可能形成巨大的极具竞争力的市场。”

  周康跃“染色”的话,被他重复。“等着7个山头要栽满不同的观赏性灌木,游客四季来四季有花,村民再不用等一年一次的桃花开。”

  
“廉洁让我们底气十足”

  如果从1995年担任支书算起,张存玉已经干了18年,但她乐此不疲。4月17日晚,跳完集体舞后,她敞开心扉,畅谈“主政”社区的感受。

  记者:社区工作最关键的是公开和公平,你认同吗?

  张存玉:老百姓最担心干部“吃钱”。我们以前每个月公开一次,现在是每笔上网。举个例子,比如农贸市场的摊位费,每天不一样,我们有两个人收,一个开票,一个收钱,两人回到办公室,当着大家的面数钱,数完会计就做账、存到银行。廉洁让我们的班子底气十足。

  记者:曾有大项目表示愿意到村上来,但你不同意,有村民说你保守?

  张存玉:我们是吃过亏。2003年,有一个项目来承包了农民的土地,租金却不支付,至今还有黄姜长在地里。这次引进的园林项目,经过了多方考察。我们不收企业的钱,他们反而对社区很慷慨。居民家庭遇到困难,或是需要修路修桥,他们都愿意出手相助。

  记者:大家都奇怪,你一天忙到晚,好像一点不觉得累?

  张存玉:为社区居民服务,我乐在其中。2000年,我丈夫临终前说了一句话,“不能因为我而放弃工作”。他是一名优秀的教师,这句话我会记一辈子。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