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佛门乡旱情得到缓解的地方村民开始插秧。
去冬今春,南充市大部分日子气温偏高,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是继2006年特大干旱后,最严重的冬干连春旱。4月19日,在人工增雨后,南充北部旱情有所缓解。但南充仍有105个乡镇、60万亩在田农作物、20万农村和场镇人口、5万头牲畜受旱情影响。
部分旱情特别严重的地方,人畜饮水困难,更别说农作物。整个南充,上上下下都在找水。“地里的秧苗已经干枯完了,玉米苗眼看也快干了。”位于南充市高坪区西南部的佛门乡的村民也不例外。
大旱 3米深蓄水池见底
佛门乡位于南充市高坪区西南部,被人们称作“旱包子”,下雨就涝无雨则旱。遇到今年严重的旱情,村里塘堰干涸见底、土地龟裂,近5000亩田到4月底只种了不到1000亩。
4月29日,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来到佛门乡,记者看到,乡里修建的3米多深的蓄水池,已经见底,大片大片的农田,已经干涸,田里的裂缝足以放下拳头,农田里零星的长着几棵杂草,秧苗几乎枯萎。
佛门乡莲花村村民李向东说,“去年收了1000多斤谷子,今年怕是没得收哦!”李向东指着面前的一小块秧田,叹着气说,整个山沟里有400亩的水田,只有眼前一小块田地里,种有秧苗。“早都该插秧了,由于田干,一直种不下去,全村人都指望这点秧苗呢。”据了解,去年8月过后,佛门乡就很少下雨,现在生活饮用水都得靠消防送。
自救 自发成立“找水队”
“像我们家,平时就靠消防天天送水维持。”家住佛门乡3村4社的村民彭容说,如今,每桶水都是一碗一碗计划着用。由于干旱严重,佛门乡村民在乡政府的支持下,自发成立了两支“找水队”。两支队伍共10人,每队5人。佛门乡副乡长刘睿说,“找水队”大多是当地有较为丰富的挖井经验的人的老年人。
“就为了一口水,要满山的找!”刘睿说,有时候是2个人一组出去找水源,有时候大家一起出动。“时常都是沿着石壁寻找,每次找到的水源供村民使用的时间都较为短暂,由于对水的需求量较大,水井里的水也渐渐干涸。”
据了解,截至目前为止,找水队累计打井近60口,解决了乡里千名村民的生活饮水困难。
送水 消防已送近千吨水
4月29日上午10点左右,南充市消防支队高坪大队江东大道中队一辆水罐车开进了佛门乡。江东大道中队副中队长王可介绍,从今年2月份开始,他们每日早上8点半都会准时送水到佛门乡,目前为止,我们共送了近千吨水。”
面对严重旱灾,南充市投入3700万元,28万人、870处泵站、5.5万台套机动抗旱设备积极抗旱。3月份,气象部门开展3次人工降雨和2架飞机曾雨作业。升钟水库、磨尔滩等大中型骨干水源工程开闸放水8600万立方米。在佛门乡莲花村,一处干涸的田角落上摆放着成套的钻井设备。据了解,这批设备是4月28日运往佛门乡的,钻井头、钻井筒、钻井机等设备一切准备就绪,即将动工。
据了解,南充市高坪区水务局,2013年—2014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包括佛门乡在内的多个严重缺水乡,将建设渠道、山坪塘、石河堰、蓄水池、提灌站等农田水利工程。
5月1日,南充市各地普遍出现较大降雨。佛门乡党委书记吴开荣说,“下的雨不是很大,但玉米和部分蔬菜的情况还是有所缓解。”目前,大部门秧苗已经保住,村民已经开始进行旱地玉米植播,对旱田也进行翻新。“等待5月中旬,大面积降水后,即可进行插秧。”
昨日,记者从南充市气象台获悉,在5月上旬,南充市各地将普遍出现降雨,旱情将得到缓解。目前,部分地区旱情已经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