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护航发展 凉山创新途径强化基层法治建设

时间:2022-07-07 11:15:41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上午9点的螺髻山,气温还有点低,明媚的阳光刚刚穿透层层雾霭,韩友者已来到甲甲沟村集中安置点了。作为凉山州普格县司法局螺髻山司法所所长,走村进户做法治宣传、为老乡提供法律服务是韩友者工作的常态。村民吉克卓且看到小韩,赶紧邀他进屋,两人用彝语拉起了家常。因为常听韩友者普法,吉克也学得了一句口头禅“现在是法治社会……”

“尊法守法意识深入人心,基层才能安定有序,群众才能安居乐业,经济才能持续发展。”凉山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凉山州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艾裕双告诉记者,近年来凉山州司法局充分结合州情实际和重点任务,创新途径推动基层法治建设,社会治理成效凸显。

凉山州司法系统法治宣传进社区

片区联动

让法律服务充分覆盖

“群峰嵯峨、四时多寒”的凉山彝族自治州辖区较广、地形崎岖,许多居民群众世代聚居在偏远闭塞的高山峡谷。作为各县司法局下沉各乡镇(街道)的派出机构,司法所直接面对一线群众,在为广大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近年来,凉山州司法局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司法厅相关文件要求,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在全州所有乡镇(街道)都设立了司法所。记者在凉山州司法局了解到,随着司法所在全州乡镇一级的全域覆盖,基层司法行政便民服务能力有了显著提升。然而,由于全州司法行政系统人员紧缺,304个司法所普遍缺员严重,只有1名工作人员的“一人所”就超过1/5。

昭觉县组织开展彝族母语普法教育

“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很多任务需要多人协作。尤其是辖区面积广、人口多,居住分散、局面复杂的情况下,司法所人员单枪匹马完全无法满足服务群众的要求。”艾裕双介绍,面对这一矛盾,凉山州司法局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建立了“基层司法所联动工作机制”。

凉山州司法局办公室副主任田鹏告诉记者,“所谓‘基层司法所联动工作机制’,就是发挥中心场镇人流、物流、资源聚集的优势,将多个乡镇划为一个工作片区,片区内的司法所人员统筹起来,分工协作,联动开展工作,提升片区的司法便民服务能力,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法律服务。”记者了解到,凉山州出台《关于建立司法所联动工作机制提升便民服务能力的实施办法(试行)》在全州各县(市)展开实践。

近年来,全州司法行政系统构建了以州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县(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骨干,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公共服务工作室为支点的“1+17+N”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体系,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州、县、乡、村多层级,实体、热线、网络多维度的全覆盖,并不断优化法律服务的供给,提升服务质量。

向群众分发法治宣传册

规范德古

用现代法治革新旧俗

20世纪50年代民主改革前,凉山州彝族地区还保留着延续了上千年的奴隶制度。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这里“一步”完成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然而相比制度变换,习俗的变迁往往要缓慢得多。在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当地群众面对矛盾纠纷首先想到的并不是“靠法律”,而是“找德古”。

“德古”在彝语中指“德高望重的智者”。作为彝族地区群众矛盾调解的传统方式,德古调解因符合习惯、契合风俗颇受认可,但也因存在乱收费、乱收案、“罔顾现代法律准绳”等现象而深受诟病。多年来,凉山各界不乏“禁止德古调解”的声音。

“调解是一项严肃的行为。德古调解作为矛盾处理途径,在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下,已经显得格格不入。”艾裕双认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特殊的历史渊源和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一禁了之’,而应该调动智慧,发挥好德古调解的价值,涤除其糟粕,让德古成为彝区基层法治建设的积极力量。”

凉山州司法局局长艾裕双(左二)调研基层法治建设工作

记者了解到,凉山州基于此推动成立凉山州德古调解协会,探索“德古+仲裁”管理模式,建立德古调解员准入、培训、考核、退出等机制,划定德古调解案件范围,规范德古调解程序,推动德古调解走上法治化轨道。同时,司法局通过开展法律培训和考试,让德古了解法律知识,遵循在法律框架下开展调解。

凉山州德古调解协会赫天华告诉记者,目前全州各县、乡镇、村寨从事调解工作的德古调解员达870人,每年调解案件达2万余件,涉及土地纠纷、财产纠纷、继承、债务、投保、家庭婚姻、交通事故、医患纠纷等方面,调解成功率达98%。

“在州司法局的积极推动和探索下,独具彝族文化特色、多元化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彝区德古调解’新模式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赫天华说道。

宁南县司法局开展白鹤滩库区移民法治宣传

聚焦重点

为移民群众保障权益

“社区治安怎么样?生活方便不?群众有没有稳定收入?”

2022年3月的一天,凉山州宁南县司法局局长唐兴福到宁远镇白泥井社区调研,双脚踏进社区服务中心,他就向社区主任陈文科连珠炮似地发问。

白泥井社区是白鹤滩水电站库区移民集中安置点,从县内的华弹镇金江、金沙、先锋、永乐4个村搬迁而来的367户1279人,将集聚到这个邻近县城的新建社区永久定居。此时,还有部分居民没有迁入,社区公共设施还在建设完善中,唐兴福已带着局里相关负责人登门造访,来了解社区公共法律服务配给情况了。

查看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后,唐兴福又到群众家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普及法律知识。唐兴福表示,“我们辖区司法所每月都会到对库区移民搬迁安置点开展普法宣传,为大家提供法律上的帮助。”

位于凉山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金沙江段的白鹤滩水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是仅次于三峡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这个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重大工程和‘碳达峰’‘碳中和’骨干工程。凉山州境内涉及库区移民5万余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是工程建设的关键,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重点。”艾裕双表示,凉山州司法局肩负重大使命,立足司法行政职能,针对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安置点长治久安和搬迁居民长远生计。

田鹏介绍,凉山州司法局结合易地扶贫搬迁、水电移民搬迁和自发搬迁等安置点实际,统筹整合司法助理员、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志愿者等法律服务资源,为安置点组建法律服务小分队、培养“法律明白人”、规范德古调解员。

针对州内800人以上的安置点,全覆盖设置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对群众开展“定期式”“预约式”相结合的服务;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点,对安置点群众实行受理、审批、指派、办理“四个优先”法律援助服务;逐步健全安置点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室。针对800人以下的安置点,纳入辖区司法所和村(社区)进行有效管理和服务。

“目前,全州有集中安置点1500余个,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艾裕双表示,凉山州司法局正在持续完善全州易地扶贫搬迁、水电移民搬迁和自发搬迁等安置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力争为安置点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民法律服务。

(凉山州司法局供图)

(本刊记者 彭志萍 黄世涛)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