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行走乡间的女法官

时间:2013-04-15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

巡回审判现场

""

抱着国徽,走在乡间小路上。

    4月8日,迎着晨曦,披着露珠,马莉、赵燕荣、阮蓉、刘厚林四名女法官和一名男法警同往常下乡一样,从泸州市纳溪区江宁法庭出发下乡。抱上国徽、手持卷宗和巡回审判的座牌……五人各司其职。为不误春耕,法官们当天的任务是到棉花坡镇韩桥村三组审理调解一起赡养纠纷案件和回访一起审结案件。

  上午八点半出发,一截车程,爬坡上坎行了一段田间小路到了目的地李湾。由于事前预约,年近古稀的原告陈古华夫妇和被告两个儿子准时在家等候。两张方桌几条凳子,狭窄的瓦檐下,国徽悬挂——一个简易的巡回法庭,彰显着尊严与公正。

  此起赡养纠纷,曾经镇、村几次调解,双方尚未达成协议,原告把权利的希望付诸于法庭。从双方意见分歧、庭审调查和法庭调解,女法官们明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切合案情实际启用“小额速裁、一审终审”的程序。近三个小时的审理和调解,父子双方“握手言和”,签定赡养协议,并当场付清了医疗等相关费用。

  审理一起,教育一片。下乡立案、送达、调查取证、巡回审判,“一年我们至少下乡上百次,有时下乡审理一起案件是两头黑。”副庭长马莉说。其实,江宁法庭是很有特点的——是全省2002年3月8日成立的第一个女子法庭,现辖天仙、棉花坡、渠坝三个镇,辖区幅员面积180平方公里,服务群众7.2万人。11年来,调解和便民成为江宁女子法庭的工作特色,并探索出“合法自愿、说服教育、情法并用、换位思考、找准症结、把握时机、借助外力、增加理由”32字调解法。

  巾帼不让须眉。2005年,江宁女子法庭被评为“2004年中国十佳人民法庭”;2012年,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面对苦与乐,从28岁到39岁这群女法官们说,我们要把调解和便民的优秀传统一直接力下去。(四川农村日报)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