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巴中通江:小银耳大产业一年增收16000元

时间:2013-04-12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快,给我耳料”“快,给我菌棒”“快,迅速用石蜡封口”……笔者刚踏上陈河乡陈家坝村就听见这高亢、急切的呼喊声。

  走进陈家坝,好一幅热闹繁忙的景象:一撂撂码得高高的耳堆犹如一个个碉堡矗立在农户的墙角院落;六七十岁的老太婆端着耳料,颠着细碎的步子笑呵呵的递给年轻的小媳妇;头发花白的老大爷面带笑容憋着劲忙着搬运耳棒;年轻小伙子光着膀子抱起耳棒往钻空机上一送,咔吧咔吧,一根长50㎝的耳棒就钻好了七八十个孔;就连细娃儿也在旁边忙碌着打石蜡……

  “老大爷,你这种了多少斤棒?能收入多少呀?”

  “我今年种了10000斤棒,可产干耳子50斤左右,能买2万多,出去成本,我老俩口在家也能挣16000多。”陈学俊老人笑呵呵的给我算着帐。

  “像这样的大户,我们今年新培育了28户。”陈河乡党委书记朱藻钦介绍说。“由于现在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家里缺劳力,政府出面把耳棒从山上运到他们家门口,充分调动了种耳户的积极性,我们周边村还新培育了1000多户的散户和小户。”

  “接种什么时候结束?”

  “现在是高峰期,再有个三五天就全面进入发汗阶段了。”陈家坝村负责人说。

  据笔者了解,今年,通江县委、县政府将以银耳发祥地——陈河为核心区域,沿小通江河一线建成万亩银耳种植示范园区,辐射带动5万亩食用菌示范区建设,带动全县发展食用菌3亿袋,实现产值17亿元。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