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宜宾南溪:大力打造10000亩现代蔬菜基地助农增收

时间:2013-04-12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近日,笔者走进罗龙镇长江村蔬菜基地,只见10000亩蔬菜大棚内成片的花菜、黄瓜、辣椒等蔬菜长势喜人,几十位菜农正忙着采摘。正在此收茄子的菜农张世强告诉我们,自己今年栽种10余亩辣椒、茄子、黄瓜等时令蔬菜,现在茄子收购价为1.7元每斤,公司直接到公路沿线收购,现已经销售2000余斤收入了3400余元,预计今年上半年能实现销售收入5万元。

  “全村像这样的种植户不低于400户。”罗龙镇长江村党支部书记叶云付告诉笔者,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水资源十分丰富,农民有种植蔬菜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在党的富民政策的鼓励和镇农技部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学习新技术,掌握了蔬菜嫁接栽培等生产技术,提高了产品品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该镇积极为群众谋利益,打造以长江村、谢坝村为核心区的10000亩现代蔬菜基地建设。努力转变菜农观念,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以蔬菜为主导产业,严格按无公害蔬菜技术标准组织生产,走出了一条调整产业结构助农增收的好路子。成功探索出享誉川南的“菜—稻—菜”种植模式,每年种植两季蔬菜和一季水稻,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每亩种菜收入在3000元以上,高的可上万元。

  同时,引进推广了嫁接茄子、EM技术、IPM技术、大棚立体栽培技术等一大批新技术、新品种,倡导使用无公害农药和专用肥料,增施有机肥,其中长江、谢坝村还安装高能杀虫灯近10盏,用物理的方法捕杀有害的蔬菜蛾虫,减少了农药的喷施,使本村同类蔬菜比其它地方提早上市10—15天,大大提高了蔬菜的生产效益,并与2012年申报创建成功“罗龙健脆”牌蔬菜;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分批组织部分菜农代表到山东、成都、眉山等地参观学习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邀请日本专家、省市区蔬菜专家及镇农技人员多次到田间地头实施现场指导、示范;配套通过新成立的村科技协会和党员电化教育培训基地,对全村的党员、干部、群众系统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无公害蔬菜技术培训,使长江村、谢坝村95%以上的党员和村社干部都成为行家里手,培养了一批有名的蔬菜“土专家”、“田秀才”。

   今后该镇将结合实际,打造一个集蔬菜种植、瓜果栽种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使农民也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方向迈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