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宜宾,“改革名市”迈向“双中心”

时间:2022-01-07 16:27:18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四川省宜宾市,万里长江第一城,2022,活力与机遇倍显。

这是一座拼搏进取的奋进之城,紧扣加快建成四川省经济副中心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的目标,昂扬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迈进,迸发出无限魅力。

譬如青岛之于山东、宁波之于浙江、厦门之于福建、深圳之于广东、苏州之于江苏,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省域副中心多是开放程度高、外向型经济高度发达的航运外贸型城市,地处西南一隅的宜宾市,对四川而言,坐拥长江第一城的航运便利,又是四川面向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开放的桥头堡,争创四川经济副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正是宜宾市展现勃勃雄心的底气。

“要鼓励探索首创改革,研究出台自主创新方案,抓好改革试点,营造创新氛围,不断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2021年11月17日,宜宾市委书记刘中伯主持召开宜宾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进一步落实改革发展举措。宜宾这座“改革名市”正以创新的姿态,迎接产业改革发展、城市规划投资建设等重大领域的突破。

《当代县域经济》将视角转向宜宾,聚焦宜宾翠屏区和三江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彩亮点。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    翠屏区发改局 供图

核心引擎

三江新区锻铸宜宾动力之芯

成都市有天府新区,重庆市有两江新区。而宜宾市有三江新区。

宜宾三江新区,四川省首个省级新区。

首个,起势不俗,正可见四川对宜宾三江新区的重视程度。

三江新区,被宜宾视为建成“四川省经济副中心”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的“动力之芯”和“核心引擎”,承载着“为全省省级新区探索新路、作出示范”和建设“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区、创新型现代产业集聚区、国家产教融合建设示范区、四川南向开放合作先行区”的使命和期许。

破茧  

三江新区异军突起

2020年2月18日,四川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宜宾三江新区。从启动申报到正式获批,历时不到半年时间。

三江新区地处岷江、金沙江、长江三江交汇处,是长江经济带、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其中,临港经开区正是宜宾对外开放,为加快长江临港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设立。

三江新区异军突起,为翠屏区乃至整个宜宾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长江起点零公里处,是翠屏区向东沿江发展的核心区域,于2009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201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年6月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区域规划总面积213平方公里。

近年来,临港经开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成功构建了领先的管理服务体系、前瞻的规划定位体系、配套的产业承载体系、完整的港航物流体系、强大的全域开放体系、开放的改革创新体系,9年多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80亿元,园区开发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长江上游最大的内河枢纽港宜宾港货物吞吐量迅速增加,宜宾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国家进口粮食指定口岸投入运营,国家临时开放口岸获批运行,综合保税区获批。

临港经开区十余年来持续发展,为三江新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位于三江新区大学城的四川轻化工大学   宜宾市翠屏区发改局供图

聚力  

“双城”助力科技创新高地

三江新区成立以来,“产教融合”是其特有优势,是其规划布局上的大手笔。

2021年9月15日,《当代县域经济》记者在三江新区大学城看到,笔直的大路两边,是一座又一座新建起来的大学校园,中间被绿化景观带隔离开,翠绿的树木掩映着风格各异的建筑,熙熙攘攘的青年学生让这座拔地而起的大学城充满了朝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这要靠我们去奋斗而不是坐等自然转换。”宜宾市发改委副主任黄以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三江新区产教融合示范区的规划创建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坚持“统筹产学研、联通企校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

早在2016年,宜宾市就遵循“产学研用”一体化和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融合发展理念,在三江新区区域规划建设大学城和科技创新城(以下简称“双城”)。以“双城”建设为引擎,宜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优做强,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成为全国首批、西南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和四川省唯一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

目前,“双城”已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等20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在宜宾办学高校达12所,在校大学生达8万名以上,拥有来自老挝、柬埔寨、越南、巴基斯坦、俄罗斯等5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700余人,居四川省第2位。

科创城已入驻欧阳明高、邓中翰2个院士工作站和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同济大学汽车研究院、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等12个产研院,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型平台 83 家、省级以上孵化平台 18 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备案 88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备案 402 家,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R&D 经费投入、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等指标均位居四川省第一方阵。

三江新区良好的发展服务平台,吸引着科研院所和高校从全国各地向宜宾汇聚,优秀的人才也向宜宾聚拢,更多的学子越来越愿意留在这座川南小城。这正是全国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中,宜宾成为四川唯一入选城市的重要原因。

三江新区还以人才要素流通为核心,实施阶梯式人才培养策略。从创新、创业、创造三个角度,在职业教育人才、高等教育人才、尖端创新人才三个层次支撑新区产教研创融合发展。

职教人才规模化。实行人才定制化,根据本地企业需求,实施人才订单式培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进高技能人才、职业经理人等担任教师,引导职业教育教师定期深入企业轮训;鼓励企业办学,针对自身业务、面向企业内部成员设立学科,对社会开放,开启成人教育新通道。

高端人才本地化。增加重点实验室,助力企业设立实验室,匹配产业需求引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高端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环境;培育创新创业生态,从优质城市基底、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孵化加速平台三个维度落地创新创业生态;引进高级别科研机构,吸引其上下游人才集聚,不断优化本地产业创新生态结构和中坚人才储备结构。

尖端人才产业化。以产业匹配导向招引顶尖人才、学科带头人,设立院士工作站,定向迭代宜宾战略产业技术储备;设立产学研转化基金,助力尖端科技转化、中试,提前布局孵化产业机会;建设研产一体的中试空间,培育研产一体的小规模、高附加值、高产出的中试空间,培育学科带头人公司。

智能终端产业园  宜宾市翠屏区发改局供图

添翼

长江工业园区培育特色产业链

为抢抓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深入推进实施宜宾市委“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翠屏区高标准、高规格规划建设宜宾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作为三江新区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工业园区包括翠屏区宋家镇西部、北部和李庄镇东部,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开发区面积11平方公里。

在建设奠基阶段的2017年,园区就签约引进了16家新兴产业企业,当年入驻投产12家。

2018年,签约引进智能手机、智能终端、机器人、蓝宝石、碳化硅晶片、石墨烯、无甲醛板材等新兴产业企业15家,入驻投产企业新增9家,累计达21家。

此后,长江工业园区进入加速腾飞阶段。

2019年,园区纳入宜宾高新区“一核三园”之一。

2020年,四川省首个省级新区——三江新区设立,园区纳入其中,持续推进特色产业链培育;启动锂电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加速四川时代配套产业招引,助力宜宾打造世界级锂电产业集群。

2021年6月17日,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一期项目正式投运。这是宜宾市与宁德时代合作结出的一大硕果。

宜宾基地是宁德时代全球化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成为宁德时代在西南地区具有战略意义的、最重要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离四川时代项目不远的布鲁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高科技企业,集团公司是深圳市汇华纬业控股有限公司。宜宾市布鲁博科技有限公司BLUBOO品牌事业部创立于2018年12月,因园区优良的招商政策和当地完备的产业链条选择落户于此,一期项目即拥有12000平方米的全新厂房及无尘车间,目前拥有6条现代化生产流水线、2条点胶线、2条商业包装流水线以及全套的测试设备,公司负责人说,后续还将加大力度增加流水线。

在布鲁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整齐有序地摆放着高端设备,工人安静熟练地操作生产。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公司拥有的6条德国西门子全自动高速贴片线,每天可生产智能手机PCBA主板30000片。

宜宾三江新区,已然腾飞。

(策划  廖俸   撰稿  廖俸  周淼葭)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