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风水林田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郫都实践

时间:2021-12-07 11:15:23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八河并流、林盘错落、水旱从人,位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成都西部片区,生态资源丰富,环境发展优良,享有“八河并流的水上城市”“成都平原至美的田园”的美誉,被称为“成都后花园”。

近年来,郫都区坚持“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围绕推进生态产品价值有效实现,探索形成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4+4+4”经验做法,获得2019年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等称号,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增收效应不断凸显。

成都市郫都区唐元韭黄基地  成都市郫都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四种模式,厚植“风水林田”

郫都区依托“风水林田”等生态要素,实施“清风、治水、护林、整田”等工程,塑造蓝绿相映、河湖环绕、清新明亮的公园城市特色风貌和川西林盘特色乡村形态,实现生态资源产品化、生态产品市场化。

——好风借力模式。作为成都市上风上水的区域,郫都区致力于做优空气质量,凸显“西望雪山、东望都市”气质,提升上风区域品质。为此,郫都区通过预留通风廊道,严控郫都—新都、郫都—温江等风廊,守好成都“清风系统”。针对空气污染,郫都区以夏季臭氧污染防控和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为突破口,以部门联动执法和街道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建立了“常态管控+督查曝光+整改承诺”机制。针对工业源、汽修源、餐饮源、工地源、加油站五大类挥发性有机物,实施停产、限产、错峰生产等“一企一策”应急减排方案。针对大气臭氧和细颗粒物指标,实施全域洒水抑尘、绿色施工、禁烧巡查、应急减排等措施。

——以水筑景模式。郫都区深入挖掘水源地生态优势,推动水资源变水产品,以水筑景开阔滨水空间,打造水美新村,不断提升沿水土地价值。郫都区为实现“以水筑景”,首先是治理废水污水,有效实施了餐厨废水、洗涤废水、厕所污水“三水共治”,切实承担起水源保护地政治责任。全区坚持政府“软要求”与村规“硬约束”相结合,引导社会专业力量参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共建共管共享。全区还“以水筑农”,积极打响“天府水源地”农产品品牌,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建立市场化、多元化水源保护区稻田生态补偿机制,打造生态有机农业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农业示范带,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生态有机方向发展。

——川西林盘模式。郫都区拥有众多的林盘及林盘农耕文化,“四川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成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区里充分依托优美的林盘院落、良好的生态环境、天然的地形地貌,打造“沃野环抱、密林簇拥、小桥流水人家”的川西自然景观。在此基础上,遵循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实施“林盘+”策略,分类推进林盘保护利用工作,重点打造广福村、战旗村、东林村等林盘保护利用区域,发展文化创意、农事体验、养生度假等产业,形成特色镇、川西林盘、精品民宿互为支撑的宜居宜业宜游强大磁场。

——大美田园模式。郫都区充分开发“小块、自由、自然”的小田肌理、四季轮作的农耕文化、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等资源,挖掘川西坝子土质优良的优势,营造城乡交融的大美田园和大地景观。高标准规划建设集都市文旅、观光农业、家庭农庄为一体的都市田园综合体,打造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农业示范带,建设稻渔共生、绿色有机农业、精品花卉苗木等万亩产业基地。挖掘绿道、公园、湿地资源,利用大尺度廊道引领城乡空间结构优化,构建多功能复合的生活、消费及创新场景。

四条路径,瞄准重点发力

生态产品价值如何才能实现?郫都区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四条路径”。

——加强生态治理,涵养生态本底价值的路径。加强生态治理,植厚生态本底价值,是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基础和本源。郫都区加强生态治理、涵养生态本底价值主要是做好“三个保卫”。

一是保卫“天府水源地”。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郫都区拥有饮用水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36.21平方公里。为保卫好“天府水源地”,郫都区建成了饮用水水源保护数字化管理平台,健全视频监控、水质自动化监测、网格化巡查等监管措施,实现“人防+技防”有机结合。为推进水污染有效治理,郫都区深入实施国家“水十条”和成都市水污染防治“626”工程,持续开展清河行动、流域污染源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和下河排口整治等工程和非工程项目并取得了巨大成效。全区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入选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与污染防治攻坚成功案例,荣膺“碧水蓝天典范城市”称号,云桥湿地成为中国城市水源生态湿地保护典型。

二是保卫“鹃城蓝天”。郫都区坚持“铁腕治霾”,深入实施国家“气十条”和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强化夏季臭氧防控和秋冬季大气攻坚行动。全区淘汰落后产能4户,关闭散乱污工业企业2549户,淘汰黄标车2659辆。落实全域禁煤要求,117台在用燃煤锅炉全部淘汰,完成商家燃煤炉灶“煤改气”891户,居民生活燃煤炉灶“煤改气”475户。全区371家涉气企业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期间实行“一厂一策”差异化管控,146家企业实施电力监控。

三是保卫“大地净土”。郫都区坚持科学治土,深入实施国家“土十条”和成都市土壤污染防治“620”工程,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开展农用地土壤详查、涉土壤污染企业情况排查和再生利用行业清理整顿等专项工作,确保土壤安全可控。强化农资投入减量增效,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2%,肥料利用率达40%,废旧农膜回收处置率达80%。

——强化产业植入,激活生态复合价值的路径。只有把产业植入到良好的生态系统中,与生态和谐共生,才能充分发挥出生态系统的复合价值,使产业更具竞争力。郫都区采取了在优良的生态系统中有机植入都市现代农业和农商文旅融合两种新业态。一方面通过种植水稻,保持水土活力,减少杂草和害虫病,更好地种植优质蔬菜,逐步形成了“稻-蒜模式”“菜-稻-菜模式”“韭黄-稻模式”“稻鱼共生”四种农业种植模式,打造了复合多样的灌区轮作系统。另一方面,利用优良的生态系统,挖掘古蜀文化、川菜文化、蜀绣、创客文化等特色人文资源要素,有效植入文化创意、农事体验、养生度假等产业。同时,还大力培育“第六产业”形态,以文创项目融入城市建设、绿道、公园湿地、河湖岸线,构建“核心品牌+特色村镇+文创产品研产销”融合的农商文旅体产业链,促进三次产业互动互融。

——推动绿脉融城,提升生态宜居价值的路径。在生态建设方面,郫都区最有价值之举就是把绿色融入城市建设中。通过打造绿色生态综合面,全面开展全域增绿建设绿道等行动,极大地提升城市生态宜居价值。

近年来,郫都区明确提出了“打造百花齐放、绿意盎然的生态郫都,构建绿满鹃城、花重郫都的城市绿态”目标,以公园湿地等生态板块为点,以绿道网为线,结合河湖岸景观,构筑“一区四片五带多廊”生态格局,建成郫都区绿色生态的综合面。

全面开展全域增绿行动是郫都区实现绿脉融城的重大举措。全区按照“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的理念,重点加快道路景观、城镇公园绿地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快公园、小游园、微绿地新建与提升,开展湿地建设,完善城市公园绿地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三类城市公园、专类公园、小游园和微绿地等类型公园,积极推进菁蓉湖公园、望丛祠公园、鹃城遗址公园等建设。截至目前,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

以绿道为链打造绿脉网络是郫都区实现绿脉融城的关键之举。郫都区在打造绿脉网络中,重点以清水河绿道串联“一校一镇”,打造清水河“创智活力”生态带;以红光支渠绿道链接西区大道和沙西绿道,打造“青春运动”主体绿道;以永兴支渠+快铁绿道打造“川菜体验”主题绿道;以沱江河—磨底河绿道串联印象春台湿地公园等项目,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油子河绿道串联田园综合体,展现“都市休闲”;以桤木河绿道串联创新资源要素,营造“浓郁双创”氛围;通过柏木河绿道等乡村绿道串联川西林盘,构建全域“乡村旅游”新格局。通过这些举措,郫都区构建了与天府绿道无缝连接的市、区、街道、村四级绿道体系,形成了覆盖全域的生态“绿脉”,并聚集整合周边各类文化、生态、产业资源等,提升绿道综合效益。

——做响产品品牌,倍增生态转化价值的路径。品牌是综合价值的体现。做响品牌,可以使产品价值实现多重增值。郫都区把做响产品品牌作为倍增生态转化价值的重要方式,以建设品牌为导向促进生态建设,形成了品牌建设与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

通过申报绿色、有机农产品等体现生态优势的产品品牌,郫都区深入挖掘“水润蜀都”“饮用水源保护”“郫都林盘”“生态文明新村”等公共品牌价值内涵,持续打造“银郫县”“西贵”等综合品牌并强化其生态内涵,积极构建生态品牌体系。通过赋能“天府水源地”生态品牌,提升全区生态城市形象,增加了生态产品品牌效应,实现了生态产品价值。此外,郫都区还打造唐昌布鞋、古城三编等品牌辅之以节庆活动,形成品牌叠加效应。

加强品牌宣传推荐是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和溢价率,增强品牌市场影响力和渗透力的重要路径。郫都区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各类新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在产品营销、招商引资、对外宣传与交流合作中,加强生态品牌的宣传与推荐,提高了品牌的美誉度和溢价率;深度对接“一带一路”“蓉欧+”等开放大平台,提升生态郫都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化同周边区域、国际友城合作,实现内外联动、互利共赢。

四大机制,确保行稳致远

只有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机制,才能更好更持续地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日益增加的需求。

——构建生态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机制。郫都区以“增绿惠民、营城聚人、筑景成势、引商兴业”为核心,聚焦“服务人、建好城、美化境、提升业”, 推动生态产业多元融合发展。按照生态优化与城市品质提升相结合、生态建设与全域景区建设结合、生态保护与功能区建设相结合、生态文明与人的现代化融合的“四个结合”,郫都区不断创新、融合、延伸生态多元价值链,坚持“系统耦合、功能融合”理念,制定生态场景与业态融合指引,创造经济新形态、消费新场景,实现多元价值叠加,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此外,郫都区还建立生态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储备机制,瞄准“高端产业、产业高端”,严格项目准入、空间准入、总量准入“三位一体”产业准入和退出机制,着力构建起结构合理、资源节约、竞争力强的产业链和生态圈;创新“存量活化、弹性预留”土地利用机制,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创新生态资源市场化运营机制。郫都区首先建立了“土地增值、商业反哺”的投入产出平衡机制,将控制区域土地增值部分收益定向用于生态项目建设,形成了维护成本由消费场景解决、建设成本由周边土地增值解决机制。其次,郫都区系统深入梳理各类资源,将不同景点划定为消费场景区、生态成本控制区等不同类型。在消费场景区内,充分发挥绿道的串联、慢行等功能,促进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价值、美学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实现多元价值叠加,平衡管理运营维护成本。再次,郫都区高质量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以产兴城、以产聚人,实现人城境业和谐统一;高品质建设西部生活消费中心,打造街区型公园城市示范区。消费场景区的效益为生态成本控制区生态保护和维护提供了资金保障。最后,郫都区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理念,遵循商业化逻辑,创新以产出为导向的要素供给方式和融资方式,构建财政资金引导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系统联动机制,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国有公司、集体经济组织等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合作。

——构建政府市场多元生态补偿机制。在政府补偿方面,主要是多渠道争取生态建设补偿资金,助推绿色发展。2011年,成都市率先设立每年6000万元市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激励资金,专项用于郫都区饮用水源保护。2016年成都市政府出台试行《成都市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考核激励试行办法》,2019年该办法正式印发并合理上调了激励补偿标准。到2020年,包括郫都区在内的5个区(市)共争取到成都市级财政饮用水水源保护激励资金7.75亿元。

在市场补偿方面,郫都区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制定生态产品政府采购目录,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和两河湿地上下游区域率先探索政府采购生态产品试点;同时不断优化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完善与绩效挂钩的生态建设补偿资金使用机制,提升部门、街道和社区生态保护与发展能力。

——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分享激励机制。一是构建产权明晰的赋能参与机制。对林盘、土地、林地、湿地等自然资源进行确权颁证,将村级垃圾处理站、公共厕所等纳入村集体资产管理范畴,赋予自然资产“资本权能”。二是构建利益均衡的收益分享机制。郫都区在唐昌镇等创新实践了“生态价值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项目投资方通过租用方式流转宅基地、林地和农用地以及闲置房屋,按一定比例将盈利分红给村集体或者当地农户,从而实现了以村集体为单位的生态环境入股收益,有效解决了项目业主与本地村民互利共赢的问题,激发了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张克俊  李晓燕  虞洪)

(作者张克俊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李晓燕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虞洪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