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合肥: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发展 建设美好乡村

时间:2012-12-28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产业是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为进一步加快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近日,合肥市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美好办”),转发了市农委、市旅游局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产业促进美好乡村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力争到2017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分别比2012年翻两番。

  休闲产业成农业转型新亮点

  近年来,休闲农业产业在我市快速兴起,已成为我市农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新亮点。比如,肥西县山南镇深入发掘旅游景点,整合国家级AAA景区——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浮顶山宝筏寺、磨墩水库、莲花山、金三和农家乐等旅游资源,着力推进“串珠成链”,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此举让这个山区小镇一下火了起来。据统计,该镇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已累计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带动消费3000多万元。

  市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市各类农家乐发展到2000多家,乡村游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0亿元。

  实施十大工程,培育十种类型

    根据意见,我市将重点培育农事体验型、休闲农庄型、农耕文化型、农业园区型、农家乐型、民俗文化型、科普教育型、温泉养生度假型、古村镇旅游型、回归自然型等10种休闲农业类型,力争到2017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分别比2012年翻两番,分别突破4000万人次、50亿元。

  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产业,我市将实施休闲农业规划建设工程、农家乐示范村和农家乐综合体工程、休闲农业特色主题园区建设工程、休闲农庄和乡村旅馆建设工程、休闲农业节庆品牌创建工程、精品休闲农业旅游线路打造工程、农耕文化和乡村民俗开发工程、休闲农业商品开发工程、“十百千”结对共建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十大工程”。

  发展休闲农业,建设美好乡村

  市美好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全省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必将不断完善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这对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产业来说,是一次机遇。同时,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又能促进美好乡村建设。

  目前,发展休闲农业建设美好乡村已经在我市各县市区积极开展。为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肥西县山南镇将加快形成以小井庄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为龙头、磨墩水库等景点为支撑,建成一批农家乐休闲旅游主题农庄、特色农庄,提升乡村旅游综合效益。鉴于合肥城市空间发展和火车南站的启用,瑶海区三里街打算将废弃的老淮南铁路线,打造成商业、居住相结合,有特色的有轨电车游览区。

  为了促进美好乡村建设,我市将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比如,对重点休闲农业项目,优先给予用地支持;对利用荒地、荒坡、废弃矿山和未利用地开发休闲农业项目的,给予相应优惠政策。市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扶持休闲农业发展;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补贴、宣传促销、专项奖励等。该意见还要求各县(市)区应设立专项资金,扶持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柳书节·

    (文章来源:合肥日报)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