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双百”盐都悄然崛起 自贡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综述(图)

时间:2012-12-26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

汇东南湖郡小区俯瞰

  冬日的暖阳和煦如春,绵延35万余平方米的南湖公园柳绿花红、鱼翔浅底,如织的游人徜徉在青山碧水间,脸上洋溢着甜甜的笑意……

  而南湖之美仅是锦绣盐都的一个绿色焦点。作为新型城镇化起飞之年的2012年,自贡市围绕加快“两化”互动、建设“五个自贡”、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唱响了“全域、全局、全程”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战歌;建立了经济繁荣度、环境优美度、生活舒适度、社会文明度、公共安全度、资源承载度6个方面的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书写了区域协调发展更加突出,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两化”互动格局基本形成,城乡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的新篇章。

  目前,“双百”特大城市——自贡已悄然崛起。在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道路上,盐都人民有目共睹,盐都大地处处为证。

  展翅起飞

  创新思路推动新进程

  今年是新型城镇化开局之年,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这是一道涉及面广、阻碍重重的难题。自贡市思路清晰,立竿见影,层层破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今年,自贡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五个自贡”的总体部署,以构建区域中心城市为主线,以“灵秀山水、精致盐都”为主题,以加快“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为路径,推动城市从规模扩张走向品质提升、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实现健康的自然生态、高效的经济生态、和谐的社会生态。

  这一年,市委、市府先后四次组织党政代表团赴省内外先进城市考察学习,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市举办了四期“城市大讲堂”和系列专业培训,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在全新的理论思路指导下,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区域骨干路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市环线全线贯通,“市区一刻钟、市域半小时、川南一小时、成渝两小时”快速通达基本实现,外联内畅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构建,区域优势进一步显现。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纵深推进,1+2+9+23+N梯次鲜明、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结构趋于完善,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城镇化率达到44.22%,比2011年提高1.8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现代城镇体系基本构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强力推进,森林覆盖率达30%,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3.8%,绿化覆盖率达38.8%,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8平方米,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10平方米,生活污水处理率8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东北部、东南部、南部、西部新城建设有序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聚居人口超过100万人,实现由大城市向特大城市的跨越。

    项目建设

  老工业城市焕发青春 

  “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明了新型城镇化进程道路。

  新型城镇化进程要落到实处,离不开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支撑。

  强化项目建设,城镇功能明显增强。围绕构建综合交通枢纽,继成自泸赤高速公路、两湖大桥、东环线竣工通车后,乐自高速公路、东盐都大道、北环路拓宽改造进展顺利;围绕提升资源能源保障能力,220千伏乐德、王渡变电站竣工投运,小井沟等水利工程进展顺利,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开工建设63处,燃气用户新增11070户;围绕推进市政、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板仓等5个污水处理厂和53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展顺利,应急避难场所建成62个、78.43万平方米,完成12所义务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市五医院川南精神卫生大楼建成投入使用,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0个。

  着力特色塑造,城镇品质不断提升。建设完成营造林14.01万亩,南湖等3个公园建成并向市民开放,完成10个城市节点绿化和10个社区绿化健身小广场,城市新增绿地249公顷,国家园林城市创建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全面保护古街、古建筑和近现代工业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业博物馆、中华井盐文化博览园加快筹建;推进大安旧城、东兴寺片区、西山路片区有机更新,保留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邀请美国易道、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设计团队,建立CIS城市形象系统,精心设计、整体打造龙汇街等一批特色风貌示范街和南湖国际社区等精品小区。

  突出民生保障,人居环境大幅改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全年开工16个、12350套,占省下达目标111.7%,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28.9平方米;新农村综合体建设项目竣工158个,6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开工30.8万平方米,农村D级危房改造竣工6355户、38万平方米; “五十百千”环境示范工程,自贡市实现1市1区4乡镇45村庄喜夺“优美示范”称号;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在全省率先实施中心城区商业业态功能管理,基本完成市级、全面启动区级数字城管平台;实施缓堵保畅工程,升级改造10个、新建8个红绿灯,改造交通节点4处,新增停车泊位4689个;在板仓社区探索建立了 “三委一体”、“三位一体” 社区和物业管理工作模式。

  推进制度创新,综合要素配套完善。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出台“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意见”,城区聚集人口新增12.45万人。在构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60.5万人,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77.13万人,新增城镇就业3.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在强化土地保障方面,获得省政府批准调规626.76公顷,落实用地计划指标668公顷,解决了南岸科技新区等重大项目用地问题;加大征地拆迁力度,共实施征地566.8公顷,拆迁农房3832户,拆迁房屋53.3万平方米,保证了项目落地。在强化资金保障方面,改革了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全市新成立9家小额贷款公司和7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助推重大项目建设。

     再接再厉

  构建完善发展新格局

  结合十八大报告精髓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委书记雷洪金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领导小组会上强调,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把握城市建设的重点,突出规划引领,突出产业支撑,突出功能完善,突出品质提升,突出精细设计、施工,突出城市管理,构建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2013年,自贡市将再接再厉,着力突出“四大重点”实现城镇化率达到46.5%,提高2.28个百分点;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聚居人口达到105万人,荣县进入中等城市行列;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4.2%,绿化覆盖率达到39.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5平方米;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建成国家园林城市。

  突出以城带乡,构建梯次分明的城镇体系。做强做优中心城区。按照“东拓西调、南优北控”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全面启动东部新城建设。统筹推进东北部、东南部、南部、西部新城开发建设。精心建设两县县城。将荣县、富顺两县城作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副中心。分类发展重点城镇,连片推进新村建设。

  突出生态打底,构建城乡一体的生态系统。构建城乡一体大绿地系统,着力构建起“一心、一带、多园、多楔”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全力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实施“蓝天、清水、绿地、宁静、利废”五大行动。

  突出文化传承,构建特色鲜明的城乡风貌。坚持真实载体与历史环境并重、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重的原则;坚持 “减密、增绿、留空、修复”的原则。坚持开放设计、顶层设计、整体设计,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团队、知名专家参与自贡市城市规划设计。坚持标准第一、质量第一,注重细节、精雕细琢,建设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彰显城镇文化的精品街道、精品小区、精品建筑、精品雕塑。

  突出人文关怀,构建体贴入微的生活都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全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推进“一环四线”高速公路网和“三线四向”铁路枢纽建设,加快客货运枢纽站建设;加快推动功能升级,搬迁新建科、教、文、体、卫基础设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推进旧城棚户区改造,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全年新建廉租住房700套、公共租赁房3450套、经济适用房500套,新开工城市棚户区居民住房改造4650户,发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14000户;打造500米生活圈。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回归居民幸福生活为目标,规划建设社区生活服务单元,营造后街经济,建设汇东西区邻里中心,均衡布局农贸市场,便捷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同时提供公共和社区管理服务,着力营造邻里交往空间,促进邻里交流,亲和邻里关系。(自贡日报 )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