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多业融合 汶川生态游筑牢藏羌走廊桥头堡

时间:2021-09-14 14:08:16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每到盛夏,当四川省会成都在桑拿天中煎熬时,百公里外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南部片区的密林间却因空气清新、凉意沁人,吸引着数万人在此栖居避暑,几百家提供食宿包月的农家乐生意火爆。而在汶川北部的县城威州镇,高标准多类型的公共体育设施不仅是当地群众健身休闲的场所,也是越野赛、格斗赛、骑行赛等赛事的举办地。

“农业种植+旅游”措施推动下,涉旅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汶川马拉松吸引了8000多人参与;邻近县城的汶川灞州镇,高半山上建起了无忧花果山采摘休闲区,甜樱桃成熟时,远近游客纷至沓来……

“生态+旅游”“体育+旅游”“农业+旅游”……近年来,汶川县积极探索各类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开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提升了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也为相关产业发展注入了动力。

“桥头堡”的使命与战略

四川省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汶川县GDP位居前列,是川甘青三省交通走廊和川西北文旅经济带的桥头堡。作为 “领先者”和“桥头堡”的汶川,在川西北高质量发展中应该扮演何种角色,承担怎样的使命?

记者获悉,近年来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宏观背景下,阿坝州委州政府坚定“一州两区三家园” 战略目标,践行“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推进高质量发展”理念,要求汶川围绕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建设目标,切实融入东南绿色经济先行示范带建设,并表示支持汶川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汶川县委书记、汶川特别旅游区管委会党委书记李建军表示:“这一定位和部署是汶川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据和牵引。汶川肩负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使命,将以创建‘无忧地·慢生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助推全州转型发展。”

近年来,随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很多年轻人到赵公山“打卡”

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汶川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是文旅资源富集,一县坐拥5A级景区和4A级景区各一个,“大禹故里、熊猫家园、康养汶川”的旅游名片享誉四海,提炼的“在全国旅游大格局中发出‘三束光’——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标注的家国情怀之光,熊猫家园标注的生态文明之光,大禹故里和古羌文化标注的历史文化之光”更是资源优势的集中体现。同时,甜樱桃、脆李子等土特产深受市场青睐。

阿坝州委书记刘坪提出,除了文旅资源,汶川在地缘交通、政策红利、气候条件、发展基础等方面也优势突出。汶川距省会成都仅1小时车程,是阿坝州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前沿门户。“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为汶川基础设施改善带来了质的飞跃。“这都是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

 汶川县大力发展生态康养产业,民宿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优势足够突出,短板更不容忽视。在李建军看来,作为在全国率先提出“全域景区”发展理念的汶川,各乡镇之间的产业辐射互动还需进一步增强,提供的文旅产品和服务相对资源状况还需提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旅支撑产业还需大力培育。

甚至辩证地看,有的优势没有利用好反而可能成为短板, “劣势”如果善加打造可能成为亮点。正如一位文旅专家所言,交通便捷方便游客“进来”,但也方便“离开”。生态底线似乎为旅游开发带来了束缚,但是良好的生态本身就是潜力无限的旅游产品。“关键在于如何化劣势为优势,激发优势的价值”。

对此,汶川县提出“+旅游”发展新路径,将整个县域作为旅游发展载体和平台,既遵循各行业产业自身发展逻辑,也深入挖掘其“文旅价值”,实现各类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发展,提升旅游产业的品质,增加联动产业的附加值,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采摘汶川甜樱桃

产业融合“加”出新天地

十多年前,在成都工作的汶川女孩周娟辞职回到家乡,在漩口镇的赵公山上开了一家农家乐。

周娟向记者回忆,当时的漩口用“穷乡僻壤”形容实不为过,然而让她纳闷的是,每到夏天,从成都、重庆甚至西安到这里来游玩的人络绎不绝。她了解到,尽管赵公山交通不便,但游客们更看重这里的气候凉爽、空气清新,很多游客说“一到这里就感觉特别舒适”。事实上,汶川南部片区的漩口、三江、水磨一带植被丰茂,覆盖率达90%,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4000个/立方厘米,尤其难得的是这里海拔800—1000米——处于“最适合人类生活的高度”,是康养避暑的好地方。正是优越的自然条件,让周娟下定决心回乡创业。

周娟的农家乐很快吸引了游客入住,很多老年游客一住就是两个月甚至整个夏季,周娟顺势推出了食宿“包月”服务,价格通常在一个月一千多至两千元,客人基本都能承受,经营者也有利润。随着“回头客”“人带人”越来越多,当地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开办起来。

汶川县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将“康养”作为文旅产业的名片,擘画康养经济发展路线,持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规范市场秩序、新建文旅项目、开发旅游产品,从体制机制上理顺康养产业的发展环境。

目前,周娟的农家乐有客房100余间,可接待客人两三百人,周娟所在的村子有16家农家乐、民宿,接待规模和消费层次不一。无忧谷的老板万功祥最初在赵公山上租地种植苗木,随着康养产业的兴旺,他也腾出空间,依托“可以俯视岷江大峡谷、远看四姑娘山”的地势条件打造森林木屋特色度假酒店。“樱花谷”高端民宿酒店不仅提供多种主题客房,也配套有时尚的餐厅和小酒吧。这些民宿酒店主要满足消费能力较强要求较高的游客。据汶川县文旅局初步统计,每年夏季到汶川康养的有三四万人。

身着汉服的年轻人到赵公山“打卡”

“生态+旅游”催生康养产业蓬勃发展,是汶川县“+旅游”业态的一个典型。汶川县依托羌族释比、羌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萝卜寨、龙溪羌人谷等地极具特色的文化民俗,打造“文化+旅游”,创新了诸多文旅新品,如社会反响良好的汶川独有的熊猫O2生态音乐季;依托县内田径场、临江绿道等完善的体育设施,发展“体育+旅游”,举办了熊猫综合格斗赛、熊猫100越野赛、大青城自行车赛,拓展了汶川康养产业的边界。此外,以本土农特产品“汶川三宝”为突破,打造种植园内的采摘休闲区、推出特色采摘路线,推动“农业+旅游”融合发展,近年来当地农民收入的1/3来自旅游业;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完善城镇功能,实施“城镇+旅游”,一大批富有特色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新景观拔地而起,串联起了宜居宜旅的无忧城。

“+旅游”如何激发更大潜能?

在汶川,“+旅游”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还有许多令人畅想和期待的空间。在促进融合发展过程中,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优化融合的环境、激发融合的潜能,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依托汶川甜樱桃种植区打造无忧花果山,强化“农业+旅游”业态载体

记者获悉,汶川县以“全域旅游”建设作为指引,将整个县域作为景区进行打造,推动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总体规划层面,坚持“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思路,分步建设循序推进;管理体制上,成立由县委县政府、涉旅部门和各镇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健全相关的工作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机制;出台扶持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措施,完善要素保障。同时,加强市场整治,营造良好的秩序。

汶川县还将持续优化交通、网络等配套基础设施,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游客中心、咨询服务点及线上旅游服务平台,以“爱国主义教育”“科普基地”“民俗文化”“运动康养”“鲜果采摘”等为切入口,探索新的融合形式,丰富文旅产品供给体系。

当前,品牌效益在文旅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了解,汶川县正在持续强化城市营销,每年安排营销专项资金开展全媒体宣传,多渠道多形式对外展示汶川旅游品牌形象,常态化举办地域标志性主题活动、国际性体育赛事,将客人“请进来”感受汶川独特魅力,扩大汶川旅游品牌影响力。

(汶川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供图)

(本刊记者 黄世涛)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