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小蔬菜成就大产业 游仙凤凰乡见闻

时间:2012-12-26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今天这一车莴笋就卖了8000元。”12月18日下午,在游仙区凤凰乡木龙村一社,蔬菜种植户易邦强请了几个乡亲帮着收莴笋。一脸兴奋的他一边数着收菜老板当场给他兑现的8000元现金,一边说,“今年种了4亩大棚蔬菜,除去各项开支净赚2.6万元,经济效益相当不错。”

  今年刚四十出头的老易所在的村社处在凤忠河边,人多地少,又是沙坝土。前几年,他在田里种水稻,头天晚上刚灌满水,第二天早上就看不到水了,大小春两季下来,每亩只能赚千把块钱。去年他学习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投资搞了4亩大棚蔬菜。经过一年的努力,本钱就赚回来了。今年,他在大棚里种了茄子、辣椒、豇豆、黄瓜、花菜、莴笋等蔬菜,由于管理到位,产量喜人、价格满意,老易迎来了一个丰收年,土地的效益增加了近5倍。

  说起凤凰乡种植蔬菜,乡党委书记鲍鸿飞说:“凤凰最有名的还是木龙观红萝卜,今年木龙观红萝卜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木龙村已种植红萝卜30年的种植大户王万先说,“可不要小看这些红萝卜,它们都是按照传统的种植方法栽种出来的,不仅保留了‘三红一细’的特点,还保留了传统红萝卜的口感。”

  “木龙村保持传统种植方法种植的红萝卜,去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乡长韩兵说,“目前,凤凰乡成立了木龙观红萝卜种植合作社,以推动红萝卜种植向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力争建成绵阳最大的传统品牌红萝卜生产基地,致富一方百姓。”

  除了种植传统的红萝卜,近年来,凤凰乡依托气温、土壤等自然条件和悠久的种植历史,积极聚集各种政策和要素,全力打造一流蔬菜生产大乡。并在有条件的钱库村、凤凰村、五里村加快实施“一村一品”,建设蔬菜板块,引导农民积极发展蔬菜规模生产。目前,凤凰已成功打造出木龙村的大青椒、钱库村的莴笋、凤凰等村大棚反季节蔬菜品牌,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据介绍,凤凰传统蔬菜的种植面积现已达到2800亩,比去年增加了35%,农户种蔬菜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了60%,人均增收280多元。(绵阳日报)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