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高山优势 引进投资开发
位于平昌县东北部的笔山镇,距县城54公里,幅员面积92.24平方公里,辖20个村3个社区,耕地面积22235亩,人口39860余人。这里虽然山高偏远。土地贫瘠,但地理位置占有优势,交通四通八达,东至达州、西到通江、南进县城、北上万源,平(昌)镇(龙)公路,途经境内20余公里,横穿7个村。
笔山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着眼于高山占据的优势,用“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头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发展理念,转变发展观念,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路子,提出了“稳农强畜增特色,基础建设促发展,产业强镇树品牌”的发展思路。今年来,他们整合资源,科学谋划,大胆决策,引进投资开发建设产业园区,已有“日升昌”木业公司投资5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50亩的木材加工厂,解决了30人就地就业。占地360亩集种、养为一体的园区建设,投资280万元,发展了牛、羊、山地乌骨鸡等养殖项目,还培植了板粟、核桃、银杏等干果、桃子、柿子、李子、梨子、葡萄等水果。同时,还引进温氏集团兴办养殖企业,占地面积450亩,目前项目规划已落实。
加强产业培育 实现强镇富民
他们以畜牧产业为龙头,狠抓粮食、茶叶生产,民营经济,达到畜、粮、茶、企并驱发展,按照全镇一盘棋的规划,形成产业经济链。因村制宜,一村一品、突出特色,确保效益。畜禽饲养采取辐射带动,培育大户带动中户激发小户。据统计,全镇已发展养猪场5个,饲养生猪都在300头以上,年饲养生猪50头以上的户子36户,全镇年人均出栏生猪达到2头。家禽饲养,盐井村李东海、冠寨村王文兴等6户村民分别养鸡达3000多羽;养鸭800只以上的户12户,还有1户村民养鸭2000多只;吕寨村王兴军、笔峰村王文明年养兔4000多只,成为全镇养兔专业大户;八坪村村民罗泽秀,养牛达到200余头。全镇畜牧业总产值达3000多万元。
粮食生产,突出玉米,稳定水稻、抓住油菜、发展马铃薯,建设了“四个千亩”示范片:八坪、东仓、盐井、楼石等4个村“千亩玉米”示范片;八坪、东仓、盐井、金堂等4个“千亩水稻”示范片;大坝、明山、狮岭、石溪等4个村“千亩油菜”示范片;楼石、冠寨、吕寨、白云等4个村“千亩马铃薯”示范片。不仅如此,他们还按年初“1235”规划,打造培育了经济林核桃1000亩,板粟2000亩,雪梨3000亩,银杏500亩。
他们充分利用地域、自然、土壤等条件优势,通过科学论证,科学规划,集中连片、整体推进、逐年实施的步骤,大力发展茶叶生产,计划3年内在全镇培植茶叶3000亩,以盐井村为中心,目前,已整地1020亩,盖膜680亩,栽植580亩。采访中,镇党委书记何黎明告诉笔者:“我们原计划3年内完成3000亩,现研究决定两年完成,早发展,早见效”。
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仅2012年,全镇新建了页岩砖厂2家,家具厂3家,小型米面加工厂8个,新开了宾馆3家,办超市2家。至此,该镇已有页岩砖厂7家,家具厂12家。还有建筑工程队4个,预制构件厂8个,“富民”肥料厂1个,板材加工厂1个,液化气充装站1个。年销售收入1500多万元,就地转移劳动力1000余人。全镇有序输出劳务150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500万元。全镇人均纯收入已接近4000元。巴山新居建设也在紧锣密鼓规划建设中,以楼石村、盐井村、栀子村为示范点,已规划落实8200m2,楼石村居民聚居点公共场所已全面硬化结束。
笔山镇党委书记何黎明,镇长吴学文表示,他们将以十八大精神为动力,不断开拓创新,走出建设笔山的特色之路,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拼搏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