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打造三山生态屏障构筑两槽秀美家园 邻水县实施“森林邻水”战略纪实

时间:2012-12-24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近两年来,邻水县大力实施森林工程,不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努力建设“山清水秀、生态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森林邻水”,用智慧和汗水构筑了一道道绿色屏障,谱写了一曲曲播绿撒翠的雄伟乐章,铸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今年3月,该县获得“四川省绿化模范县”称号。

  寒冬时节,记者走进邻水县城乡,映入眼帘的仍是满目苍翠,一条条街道绿化林带整齐划一,一片片林网气势雄浑,一个个景点风姿绰约,一个个村庄掩映林中……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发。人们不仅惊叹邻水生态环境的变化又好又快,同时也感受到了邻水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和不信东风唤不回的豪迈与自信,轰轰烈烈地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大手笔、大规划、大投入。

  创建行动全党动员全民动手

  “建设‘森林邻水’,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全民的参与意识。”邻水县委主要领导认识深刻。

  2010年3月,邻水县召开在县上设主会场,在乡镇、村设分会场,8000余人参加的“建设‘森林邻水’,打造生态家园”电视现场直播动员大会。伴随着动员大会的召开,该县成立建设“森林邻水”指挥部,层层签订《绿化目标责任状》,将造林绿化纳入各级党政年度考核,兑现奖惩,一场轰轰烈烈的生态攻坚战在全县迅速打响。

  邻水县电视台开辟“建设‘森林邻水’”栏目,大力宣传建设“森林邻水”的意义和各乡镇绿化动态。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城区路口、村镇墙壁上,广泛设立宣传牌、张贴宣传标语。

  2012年春天,邻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领1000多名机关干部、武警官兵,与广大群众一起,开展义务植树大会战,造林1万多亩。2009年以来,全县累计参加义务植树168万人次,植树680万株,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8.2%以上,每年人均植树8棵以上。

  突出重点生态建设满地开花

  科学发展是统领邻水县生态建设全局的“总开关”。在城市,拆危建绿,拆墙现绿,见缝插绿;在农村,庭院栽种树木,三山两槽遍布“摇钱树”。

  结合新村和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民利用“四旁四地”等非规划林地建设乡村公园,以绿化促美化、促文明、促致富。

  截至目前,全县各级道路、河流、水库沿岸应绿化地段已全部绿化,大洪河库区万亩绿化示范片已基本建成,县乡(镇)级公路、沟渠绿化率95.6%,村庄绿化覆盖率29.8%,整治河道,拆墙透绿,城区绿化水平显著提高。重点实施城区“五路一河”绿化工程,开展拆墙透绿行动。城区治理绿化带4公里,兴建了黄桷树森林公园、鹞子岩公园等陆地公园,新增绿地128.43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2%、绿地率38.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8平方米。单位庭院、厂区、居住区普遍绿化,62%的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绿地率超过28%。乡镇政府所在地绿化率31.8%,跨入省级绿化模范县行列。目前,全县有省级“园林式单位”4个、市级“园林式单位”33个、县级“园林式单位”30个、园林式住宅小区8个,县城基本形成了“点成景、线成荫、片成林”的城市园林格局。

  据悉,3年来,全县投入各类建设资金3.16亿元,完成“建森”工程面积357370亩(其中完成城市森林5802亩,农村森林315709亩,通道森林45818亩,水系森林28156亩,种苗基地3115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8个百分点。

  加大力度“建森”带来真实惠

  2009年——2011年,邻水县植树1989万株,林木绿化率提高了19.6个百分点,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截至2012年10底,全县有林业用地118.5万亩、工业原料林10万亩、笋材兼用林5万亩、特色经果林29万亩、干果林2万亩、珍稀树种4100亩,活立木蓄积量339.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9.5%,林业资源增长和产业经济发展实现了突破,板材、脐橙、核桃、山苍子、生态旅游、林下经济六大产业发展迅速,顺利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共颁(换)发林权证15万份,确权面积达86万亩,稳定所有权,放活经营权,延长承包期,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调动民间资金向林业产业流动,涌现出一大批民营造林大户。三年来,通过创新机制,引导民间资金投入林业达1200余万元。

  随着植树造林力度的加大,林木资源迅速增加。邻水县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培育林业龙头企业,延伸林业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板材加工、林下经济、森林生态旅游等产业链条。

  邻水县林业局局长殷春明自信地说:“经过4年的热切期盼,邻水正以一流的绿化业绩,迎接国家、省评选检查组的检查,‘森林邻水’建设胜券在握。”(广安日报)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