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做强产业支撑 增强“造血”功能 实现可持续发展

时间:2012-12-17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蒲江县长秋乡古佛村和大兴镇水口村是我市第二轮第二批扶贫开发定点帮扶村,由市政协办公厅定点帮扶。今年以来,市政协把“挂包帮”工作与创先争优、“千名领导挂点、万名干部帮户”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挖掘“造血”潜能、发展支撑产业为突破口,推进一、三产业互动等方式,推动帮扶村经济稳步发展。

  去年,古佛村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6800元,比2010年增加1112元,增幅达19.5%;今年底,预计杂柑“不知火”高改全部投产后将实现人均收入8500元以上,达到全县中等以上收入水平。

  如今,古佛村即将成熟的果实挂满枝头,平整的水泥路延伸到家门口,杂柑“不知火”的品质远近闻名,前来学习嫁接技术的人络绎不绝。

  挖掘“造血”潜能

  发展支撑产业

  古佛村虽是市级贫困村,但却是柑橘种植和跑山鸡养殖适宜区。要改变古佛村贫困落后的面貌,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脱贫致富之路。为此,市政协专题研究了帮扶计划,集众家单位之长为古佛村“把脉”。市政协主要领导亲自协调市县两级相关部门,召开现场会,确定以产业发展规划为支撑,明确资金投放,达到一定目标,产生良好效果的方式,提出了开展“造血式”帮扶,发展“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的帮扶工作思路。

  根据实际,古佛村调整了建设“最美橘香田园山村”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在古佛村发展“不知火”优质杂柑种植、跑山鸡养殖产业。在2011年协调资金高改600亩优质杂柑“不知火”的基础上,今年,市政协又协调资金新栽、高改优质杂柑“不知火”500亩,使全村“不知火”面积达到了3100亩,将全村适宜种植“不知火”的区域全部改良为优质杂柑“不知火”;动员全村因地制宜地加大琯溪蜜柚的种植面积,到2012年琯溪蜜柚面积达到800亩,琯溪蜜柚产量达700万斤,仅此一项,全村就收入700万元。

  为了改变农户分散种植柑橘、品质差异大的现状,在市政协的积极引导下,9位帮扶村村民发起并注册成立了“蒲江县长秋山古佛柑橘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打响长秋山优质杂柑“不知火”品牌。同时,市政协请农业方面的政协委员支招,参照“大园区、小业主”的思路,确立了“六统一分”的模式,帮助完善了帮扶村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让农户增收走上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通道。

  针对古佛村跑山鸡养殖业销售薄弱问题,市政协积极协调销路,帮助注册成立专门经营“长秋山”品牌的农副产品公司,通过企业直接连接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以“以销带产”的方式带动全村群众致富。目前,该公司已与成都王府井超市签订了订单,“长秋山”品牌的跑山鸡、柑橘等商品,不久将有望在市区高档卖场销售。

    推进一、三产业互动

  为村民创造更多增收点

  为了把特色产业做成生态、绿色产业,今年,市政协在帮扶过程中,所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都围绕改善产业的发展来进行,以最大限度满足群众以及农产品和农用物资的运进运出。新修了产业路和水泥路,确定了50亩“不知火”示范基地,在示范基地内安装了滴灌系统,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提高生产效率,并安装灭虫灯50盏、黄板10000个,通过生物防治技术,力争将优质杂柑打造为有机食品,把示范基地做成有机示范基地,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

  两年的“挂包帮”工作促进了帮扶村经济较大发展,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客观上对营造优美的村容村貌和和谐的生活氛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古佛村60%以上的村民搬入山下集中居住小区,生产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为扎实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市政协积极组织引导村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前端分类处置工作,逐步健全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长效机制,制定村规民约,提高村民爱护环境的意识,改善全村生活环境。利用500亩天然生态林自然环境优势,在寿晋路沿线种植彩色景观树3000株,打造公路沿线连片的农业风光,进一步营造了优美的乡村风貌。依托长秋乡米枣节,在帮扶村新栽植米枣4000株,推动全村乡村旅游提档升级,不断发展长秋山跑山鸡产业,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为村民创造更多增收点,实现一、三产业互动。

  支部互动

  拓展帮扶形式

  市政协把“挂包帮”与创先争优活动及古佛村基层党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千名领导挂点、万名干部帮户”活动为契机,在帮扶村组织了“送技术、送知识下村”“下基层、结对子、办实事”等一系列支部互动活动,既丰富了古佛村支部和市政协办公厅各支部的活动内容,又密切了联系村与市政协办公厅的联系。

  在支部互动活动中,市政协机关15个支部结合自身特点,在帮扶村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支部活动。其中,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和农工党成都市委会联合开展的大型义诊活动,市政协社法处支部组织法律界别委员开展的法律咨询活动,市政协农业地方处支部组织农业界别的委员开展的柑橘培训活动等,都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开展结对帮扶,向困难群众捐款捐物1.2万元、慰问困难群众12户。通过邀请种植柑橘方面的专家为村民授课,讲解有关有机农业方面的知识,解决古佛村村民在种植柑橘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建立党员柑橘带动示范园5个,有力地推动了古佛村扶贫开发工作由“输血式”帮扶转变成“造血式”帮扶。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