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六堡镇:特色名镇名茶飘香

时间:2012-12-11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六堡镇位于苍梧县北部,东邻梨埠镇,南与夏郢镇、旺甫镇接壤,西连狮寨镇,北与贺州市平桂区水口镇交界。六堡镇是六堡茶的原产地,该镇种植六堡茶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近年来,苍梧县委、县政府对六堡茶产业发展十分重视,把六堡茶生产列为农业优势产业来发展,先后相继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推动了六堡茶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六堡茶种植区域已经扩大到狮寨、梨埠、沙头等9个镇93个行政村。到2011年,全县茶园种植面积已达5.23万亩,六堡茶生产经营企业109家,经注册登记的茶叶专业合作社有27家,茶叶种植面积较大的茶场主要有11个,年产茶叶2382吨,年产值2.8亿元,成为广西重点产茶县。今年 10月11日,苍梧县被中国茶叶学会命名为第三届“中国名茶之乡”。今年初,苍梧县启动六堡名镇建设,六堡镇将被打造成为“广西特色生态名镇”。

  龙头企业带动六堡茶种植

  为促进六堡茶产业发展,苍梧县在县城龙圩镇思乐堂建设苍梧六堡茶产业园,苍梧六堡茶产业园项目一期总规划用地366亩,其中展示区用地160多亩,加工区用地200多亩,目前已有三家企业落户园区。六堡茶加工区建成投产,将为推进苍梧县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苍梧县发展六堡茶产业,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形成市场为龙头、龙头建基地、茶农搞合作社,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同时,通过林地合理流转,在大力开辟新茶园的同时,对老茶园进行修剪施肥、提纯复壮、中耕除草等方面的管理,六堡茶企业走上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2009年以来,县政府在六堡镇建立六堡茶种苗基地、标准化茶园、培植龙头企业,扶持奖励等经费达2000多万元,苍梧六堡茶产业在健康轨道上快速发展。

  六堡镇四柳村村民邓兆先是20世纪70年代的六堡茶厂职工,掌握了一整套茶叶种植、加工技术,种植六堡茶已有三四十年历史。“近年来,苍梧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六堡茶产业发展,特别是今年启动了六堡名镇建设,种植六堡茶前景广阔,于是我又复垦、新种了几亩六堡茶。”“茶叶是越摘越多的,不采摘它就不发芽,产量就越少,所以一定要按时采摘,最好是选择‘一叶一芽’或‘两叶一芽’时采摘,这时采摘的茶叶质好价高。”说起种植茶叶,55岁的邓兆先娓娓道来。

  四柳村另一位村民易海成原来是开办纸厂的,纸厂关闭后,他曾一度不知道做什么。后来,他看到村上很多人种植六堡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于是他也开始种植六堡茶。2008年至2009年,他共种下了六堡茶24亩,今年已开始有收益。他种茶的时间虽短,但他也积累了经验,他说:“种茶关键要做好茶园的除草,可以适当施一些有机肥,这样能提高茶叶产量,茶叶的品质也比较好。”

  特色名镇发展茶文化旅游

  苍梧县将六堡茶产业发展与六堡镇打造“广西特色生态名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投资一亿多元对六堡茶种植、六堡城镇基础设施、市场服务设施、旅游文化设施等方面进行大规模建设,把六堡镇打造成为“广西特色生态名镇”。

  “六堡镇目前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好机遇,一定要抓住六堡名镇建设的这一有利时机,把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把六堡镇建设好。”六堡镇党委书记覃水妹对以特色生态名镇为依托发展茶文化旅游充满信心。

  为搞好特色生态名镇建设,六堡镇将建设具有瑶族风情的六堡茶文化广场,主要设施有六堡茶文化和民施特色文化的牌坊、雕塑、六堡茶文化展示馆,使其具有融合防汛、生态、景观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建筑,并对镇区的街道进行亮化绿化,六堡河将进行生态河道改造型河道。六堡镇镇区附近及周边茶叶种植村的道路建设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完善镇区排水系统,对镇区及主要交通干道两侧村庄房屋外立面进行改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村庄环境,镇区主要道路路灯更换为LED路灯,街道绿化率达到100%。把六堡茶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以六堡河两岸的茶叶种植基地为中心区,规划建设茶文化旅游区,融茶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健身度假、农业观光、购物餐饮功能于一体,为六堡茶产业的振兴发展和弘扬、推广六堡茶文化打下良好基础。

 

 

 

(文章来源:梧州日报)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