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我省已建成彝家新寨761个 6万多户彝区群众搬新居

时间:2012-12-10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如今走进大小凉山深处,一个个彝家新寨如索玛花一样绽放。记者近日从省民委了解到,我省彝家新寨建设进展顺利,已建成彝家新寨761个,完成住房建设6万多户,30多万群众搬进新家,进度过半。

  我省有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省委、省政府于2010年开始试点,2011年全面启动实施彝家新寨建设,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451个彝家新寨,解决12万户、60万彝区群众住房困难。

  彝家新寨建设中,我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规划引领,按照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的要求,同步配套水电气路和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实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四改工程”,提升群众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目前已建设村内道路5290.5公里,解决30余万人安全饮水,建设农村沼气池14371口、垃圾处理池761个;建成村卫生室454个、农家书屋761个、公益商贸场所761处。

  凉山州德昌县麻栗乡大坝村已新建40多户新居,村民申明才说:“过去房子又矮又破,现在村里道路宽敞,房子宽敞明亮,家家户户有沼气池,厕所、猪圈都建到房子外面,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为切实帮助彝区群众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省委、省政府配套实施彝家新生活行动“四件套”配置工程,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向12万户彝族家庭每户免费赠送包括一个生物质钢炉、一套桌椅、一套碗柜和一套橱柜在内的“四件套”室内生活设施,今年已免费发放3.5万套。乐山市马边县大竹堡乡新山村村民雷雷洛个说:“用上‘四件套’后,我家整洁多了。”在当地政府扶持下,他还种了3亩核桃,养了几十只土鸡,收入翻了一番多。

  村庄“靓”起来,基础设施“全”起来,公共服务“好”起来,产业发展“活”起来,彝区群众幸福指数“高”起来。“真有一步跨千年的感觉。”雷雷洛个说。

  省民委主任敬全林介绍,下一步将按照十八大精神和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精神,扎实推进彝区跨越发展有关规划,按期完成1451个彝家新寨建设和12万户彝家新生活设施“四件套”配置,配套完善村内公共服务设施,让彝族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