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玉马村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图)

时间:2012-12-07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记者调查我省首个农村集中供气站,发现其运行3个月后带来三大变化

""

  省财政出资50万元、地方财政再补贴65万元,什邡市马井镇玉马村今年修起了沼气集中供气站,这是我省首个动工修建的省级新村联户沼气建设项目。目前,该供气站的管道已接入60余户村民家中,正常供气3个多月。

  记者近日在玉马村调查发现,让村民用上方便的管道沼气,这仅是集中供气的好处之一。集中供气背后,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已浮现出来。

  

  沼气变“管道气”

  村民省事又省钱

  12月5日中午11时许,玉马村村民周俊碧打开燃气灶开始做饭,灶台上的蓝色火焰嗖地蹿上来。

  玉马村是什邡市新农村集中居住点,共217户居民。搬进来后,周俊碧和不少邻居都修了户用沼气池,告别了烧柴用煤的日子。2010年刚搬入新居时,大家还在院子里养猪种菜,后来养猪的就少了。马井镇副镇长廖小丹说,沼气的原料就成了一大难题。不仅如此,冬季一旦气温过低,沼气池发酵就不好,造成气量不足,居民就只能用液化天然气作为生活燃料。“买一瓶气要105元,用得到四五十天,算下来一个月还是要70多元。”周俊碧说。

  即便是供气充足的夏季,户用沼气也有缺点,“基本上每个月都要加一次料,而且产气后的沼渣、沼液我们根本无法处理,还要请沼气合作社的专业人员来。”周俊碧说,虽然通过缴年费成为沼气合作社的会员可以省下这些事,但年费也要450元。

  周俊碧算了一笔账,按照每年4个月需要用液化气,其余时间用户用沼气计算,用气花销为每年730元。

  今年8月,玉马村沼气集中供气站开始供气,周俊碧家成为第一批接管入户的家庭。按照玉马村沼气合作社社长钟峄的说法,正式供气后,将按照每方气2元的标准收费。而周俊碧家每月用气25立方米左右,每月气费需50元,一年用气花销为600元,比户用沼气还节省了100多元。

  “不仅省钱,还跟用自来水一样方便。”廖小丹说。

  废物变宝物

  供气站收入实现多元化

  集中供气也让玉马村沼气合作社的经营发生了变化。

  之前,合作社靠提供加料、出渣等沼气服务维持,除去油费、人工成本等,合作社仅仅能维持基本的运转。集中供气后,从原料采购、供气到卖沼液、沼渣,合作社从生产沼气的“一条龙服务”中都能获得经济收入,实现农业废弃物处理、燃气供应、沼肥生产的联产。

  钟峄介绍,合作社与德阳瑞麟食品有限公司、民谊养殖场签订了粪污处理合同,将养殖企业排出的粪污拉到供气站做原料,分别收取每月6000元、3000元的处理费;按对150户农户供气,每户月用25方气计算,年收入为9万元;按年产沼肥4000吨,每吨卖50元计算,年收入可达20万元。“除去运营管理费,全部开始供气后,年收益也在15万左右。”

  在户用沼气时代,每家农户都需要处理粪污,但由于量小,处理成本高,农户还需倒贴钱购买粪污来做原料,沼渣、沼液也变成了废物。

  “我们现在帮规模养殖场处理粪污,既帮他们解决环境污染,我们也有了沼气原料,可谓一举多得。”钟峄说。

  沼液变肥料

  滋养了种植户的有机稻

  在钟峄的“客户”——什邡绿丰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安均眼中,沼渣、沼液可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肖安均是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承包了1000亩土地种植有机水稻,种植每公斤可卖30元的有机水稻。在供气站建成以前,肖安均使用有机肥料,加上施肥的人工成本,施肥成本为每亩560元。供气站建成后,肖安均从供气站购买沼液作为有机肥料,加上人工成本,每亩施肥成本降到了200元。

  “成本降低倒是次要的,”肖安均说,“使用沼液作为肥料,水稻颗粒要饱满得多,病虫害也减少了,亩产还增加了50斤。”他对供气站明年的沼液 “虎视眈眈”,“钟社长,我先预定明年你们4000吨的沼液哈!”

  沼气集中供气站帮助养殖场处理粪污、为村民提供燃气、为种植大户提供有机肥料,这就形成了一条循环经济的产业链。目前,我省17个市州40个县市的100多个新村集中居住点正在修建这种集中供气站,待全部建成后,5000多户农户将用上“管道沼气”。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