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贵州省实施农机购机补贴政策以来,安顺市以农民投入为主、国家补贴为辅、信贷支持为依托的农机化投入机制逐步落实。“十一五”期间,全市的农机装备总量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农机作业水平显着提高,薄弱环节取得一定突破,服务组织快速发展,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技术推广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逐年增大。
“十一五”以来安顺市共争取到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100.3万元,对薄弱环节农机具实施累加补贴、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给予补贴,积极推动了全市农机化发展。
2011年,为了加快农机化推广,安顺市成功申报了安顺市全国山地丘陵农机化示范区建设项目,今年以来,安顺市农业部门紧紧围绕示范区建设,加快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力度,成为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助力。
据农业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安顺市农机总动力达145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50.5%,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5%,比2005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全市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45个,是2005年的3.8倍,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达到19个。
据安顺市农机中心副主任龚文忠介绍,今年以来,安顺紧紧围绕办好安顺市全国丘陵山地(农机化)示范区这项工作,争取到国家购机补贴资金3700万元,省级购机补贴资金420万元,目前全市实现机耕面积168万亩,机收达到20余万亩。
据了解,根据安顺市目前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趋势,下一步该市农业部门将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达到50%,为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再添动力。
(文章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