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改革:切实保障农民财产权利
潍坊市委副书记王献玲介绍,近年来潍坊加快推进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和平台建设,以此促进农村资源要素自由流动,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处置权和收益权。
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潍坊推进产权改革的三项内容。目前,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已在157个村展开,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村民变股民、村庄变社区、农民变市民的“五个根本性转变”。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改革全面展开,以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为抓手,目前已建成74家,入股面积2.7万亩,入社社员5100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山东率先实施并完成,已建立了9处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完成林权抵押贷款67起,贷款金额达1860万元。
为保障农民财产权利,潍坊实施了四类确权发证工作。截至目前,已发放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30104本,占应发证数的99%;发放宅基地使用权证62.39万本,占应发证数的47%;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593本。
管理改革:让农民享受更多“市民待遇”
在寒亭区,城乡户籍管理一元化改革试点正在开展。已经实施的户籍管理办法,降低了农民进城门槛,明确了农民进城迁移落户的准入条件、落户办法和落户程序,形成了“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管人”的户籍管理新模式。
即使不进城当“市民”,在农村生活同样有了更多“保障”:农村低保达到每人每年2000元以上,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3000元和2200元,新农保、新农合实现了全覆盖。
农民手里的资产,也可以抵押办贷款了。据介绍,潍坊加快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开展了以农村住房、蔬菜大棚、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为主要内容的扩大农村有效抵押物范围改革试点,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此类贷款12亿元。在试点成功基础上,潍坊将农村抵押贷款范围扩大到林权、海域使用权等。
发展方式改革: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在潍坊,农业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市委农工办主任王汉成介绍,按照“户必入社、业必归会”的目标,潍坊着力引导农户走向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引领具备条件的合作社走向大联合、大联盟。
农业生产方式也开始转变。潍坊主要种养区农产品质量区域化建设覆盖率达到85%以上,优质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520万亩,优质农产品品牌1604个,建成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619处,其中,国家级农业科技园1处,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