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产村联姻 “联”出丽景

时间:2012-10-30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金秋十月,走在船山区桂花镇乡土田野上,处处丰收美景吸引着人的眼球:农民住在整齐划一的农房里,走在干净整洁的公路上,朝气蓬勃的产业和张张幸福的笑脸,产业与新村的深入融合,处处充满了和谐气息。

  “新时代的农民就应该享有田园的生活,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场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10月24日,桂花镇党委书记肖江说,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把村子建设漂亮的同时,农村产业也要围绕新村发展。

  槽沙新村如诗如画

  10月24日一大早,云雾当空,走进船山区桂花镇杉树村新农村集居点,齐全的基础设施和漂亮的房子周围鸟语花香,令人陶醉。

  “现在环境好了,早上起来锻炼一下身体,呼吸些新鲜空气,沿着水泥路在村上走一圈,人一天就精神多了。”槽沙村7组村民邓中文说,现在住的是农村别墅、呼吸的是新鲜空气、走的是乡间水泥路,“晚年生活好啊。”

  “环境好了,村民的意识也在发生变化,不乱扔垃圾了,有时看到垃圾也会自觉的捡到垃圾桶里。”邓文中乐呵呵地说,“我们自己的家园就要大家爱护嘛。”

  槽沙村仅是桂花镇新农村建设中的一角。“我们打造的是生态田园现代型新农村,在发展产业招商的时候绝不考虑污染过重的企业,”桂花镇镇长何耀谈到新村建设与生态环保的问题时说,一是保证企业发展时的生态问题,二是提高村民的环境爱护意识。

  产业联姻共融美景

  10月24日一大早,杉树村村民唐定学和往常一样,吃完早饭便带着背篼去上班,走了不到5分钟便下田拔藕开始工作。“按时上班,准时下班,一天8小时,轻松又愉快。”唐定学说,在家门口打工安逸,挣的钱还不比城里少。

  唐定学所在的“工地”,正是桂花镇建设新农村时引进的四川传义立体农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投资6000多万元在桂花镇租地1500余亩发展田藕产业,每天可带动当地300余人就业。

  “我们在新村规划时,就分析产业配套,让产业去配套新村。”肖江坦言,目前该村已基本形成产村配套发展,正朝着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方向发展。

  如今,桂花镇已引进可是可公司发展1300余亩甜橙产业,发展核桃产业700余亩,田藕1500余亩,榨菜700余亩,黑花生700余亩,年出栏生猪10万余头。

  肖江表示,今后将通过实施城镇综合体建设,重点抓好上档升级,在严格遵循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的总体框架下,整合龙头企业建设农业产业示范带,注重将新建、改造新村与产业建设有机结合。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