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精修内功 邻水县为脱贫成果“加码”

时间:2021-02-04  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本刊记者  彭志萍  潘兴扬

2018年摘帽、2019年实现全域脱贫的四川省邻水县,原是集革命老区、秦巴山区、移民库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的贫困县。据2014年数据,全县有贫困村15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150户78304人,贫困发生率9.13%。

多年以来,邻水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倾注真情实意,投入真金白银,用力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市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8年、2019年,邻水县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县。

如何保障脱贫成果、杜绝返贫?近年来,邻水县不仅按照“排、访、评、录、测、补、销”七步法摸排监测边缘易致贫户,更全面启动收入、产业外的各项举措,为长远计,实实在在地做到了“以人为本”。

道路通了,农产业有了出路

精神文明“积分制”

邻水县高滩镇梨子沟村共346户876人,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与重庆交界,属典型的丘陵地貌。自脱贫攻坚以来,全村实施硬化公路16.08公里、便民路18.7公里、易地扶贫搬迁29户、危房改造45户,实现组组通公路、户户通便民路,硬件设施实现质的飞跃。

但是,物质上的满足没有带动精神上的蜕变,“精神脱贫”迫在眉睫。

70岁的4组村民胡昌树,2018年之前还居住在山顶的土坯房里,面积只有30平方米,室内环境是该村典型的“大杂烩”。

回想第一次入户时,梨子沟村第一书记梁涛兼帮扶责任人说:“屋头下脚的地方都没得,不但脏乱而且还有异味,让人不敢进屋。”

2018年易地搬迁项目实施,胡昌树从山顶搬到山下,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变。但是,胡昌树将生活陋习也带了下来,懒散思想没有丝毫变化。

为解决村民“生活脱贫了、精神没脱贫”的状况,梨子沟村委成立“精神文明银行”,就“传统美德、爱岗敬业、勤劳致富、清洁卫生、好人好事”等文明行为进行量化,群众通过文明行为获取积分券,并将积分存在“文明存折”,当积分达到一定额度时,可在村委兑换油、米、洗衣粉、牙膏等日常生活物品,形成“行为换积分,积分促文明”的循环模式,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精神扶贫”。

胡昌树被作为首批“客户”进行重点推广。在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家里室内外环境明显改善,1个月后他也因清洁卫生拿到了村委发放的积分券,并将5个积分存入自己名字开户的“文明存折”上。

2019年8月底,村委组织群众召开“精神文明银行”积分兑换大会, 胡昌树用文明积分兑换了1袋洗衣粉和1瓶洗发水。有了先进模范,才有对比标杆,才能更好地激发参与热情。“精神文明银行”运行几个月后,胡昌树及安置点的5户群众,成了银行的VIP客户,他们互帮互助,形成“有事吼一声”的习惯,从打扫卫生到农业生产、从照看小孩到送鸡送肉,几户群众成了大家庭,成了全村学习的榜样,更让“有事吼一声”成为该村的流行语。到现在,全村在家100多户农户都有了自己的“银行”存折。

村支部书记黄常富告诉记者:“群众在比较,我们村干部也在比较,群众思想上去了,邻里纠纷、信访矛盾、安全事故等负面值降下来了,干群关系更融洽了,这个银行一定要办下去。群众生活幸福,我们也高兴。”

邻水交通大变样,三山两槽变通途

用教育资源“斩断”穷根

“教育扶贫的意义在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这对夯实脱贫攻坚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适龄儿童跟随家长流往城镇大学校,促生了乡村师生的“农村包围城镇”边远村小教育呈现日趋弱化之势,成为农村教育的一大“软肋”,这一情况,“三山夹两槽拥两河”的邻水县也不例外。

据统计,邻水县共有78所村小学(含教学点)204个教学班,162名教师,3174名学生,其中50人以下的村小学约占66%,小微学校呈“点多、人少、路远、家贫”的特点,也是大多贫困家庭子女留守入学的无奈之选。为了确保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解放农村劳动力,邻水县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东风,在“乡乡有标准中心校”的基础上,全县积极统筹城乡教育改革,推进小微学校建设,提高村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激活农村教育大棋局,提升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龙桥乡金堂村小位于邻水县境南部,距离中心校约5公里,学校占地4亩,原有2栋教学楼、1个食堂、1个标准篮球场、6张乒乓球台,实验仪器齐全,能满足正常教育教学所需。

自2014年以来,龙桥乡中心小学加快了改善金堂村小办学条件的步伐,先后投入资金近50万元,硬化了操场,新建了厨房,修缮了围墙和校门,维修加固了教学楼,并完成电路改造、天然气安装、设施设备添置及教学仪器桌椅的置办等。2016年,学校又争取到补助项目,为金堂村小搭建了一个100平方米的钢架棚,更换了铝合金窗,包上了镀锌铁皮门。

“学校每年都在发生变化,环境越来越好,家长们对学校条件都比较满意,终于,也能让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在这样美好的环境里学习。”龙桥乡金堂村小教师如释重负。

近年来,邻水县在项目和设施设备分配方面加大对农村学校尤其是边远村小的倾斜力度,积极改善村小办学条件,有效促进城乡学校的均衡发展。

据了解,邻水县坛同镇天才门村小地处华蓥山山麓,该校设有5个年级共计60余名学生,其中大多为留守儿童;像执教老师陈良容一样扎根山区、默默奉献的老师有5位,他们的长期坚守和执着,承载了大山的希望和孩子们的未来。

针对教师结构性缺编、城乡师资差异大、发展不够均衡等实际问题,邻水县强化“统筹指导、单双结合、拜师走教”举措,依托“渝邻合作”“校地合作”,通过远程培训、送培到校、送课下村等“国培”活动,选派村小教师参加异地交流轮岗和信息技术学习培训,不断提升村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同时,邻水县在村小逐步推行电子备课、电子学案和多媒体教学,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传1个优秀教案、1堂精品课视频至县级资源管理平台,实现城乡教师教学资源互通共享,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全县师资均衡发展。

邻水县脐橙产业基地

为致富铺平“康庄大道”

“车子跳、邻水到”“瓜果蔬、运不出”,形容邻水县交通不便的俗语,终于被划入了历史范畴。

山地占40%、丘陵占60%的邻水县自2014年以来,坚持以“精准扶贫、交通先行”为统揽,以“交通大会战”为抓手,高效推进交通扶贫,不断打通节点、完善路网、内联外通,自身实现精彩跨越的同时,为县域高质量脱贫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全县公路里程达到4103公里,成为了“内畅外联”的川东渝北交通门户,铺就了“三山两槽”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邻水县百姓常说:“一个县城有1条环线3个高速出口,这在全省都不多见吧。”

2015年,邻水县制定《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将“一核、两廊、三山、六区、九组团”(简称“12369”)空间布局规划作为统揽,在拥有G65包茂高速、G42沪蓉高速“十字”交会,先行建成西出口、南出口的基础上,建设北出口,大胆提出“一环三射”骨架路网:即东环线和西环线绕城闭环,3个高速出口以城区为基点多向放射,拉通拓展县城骨架,着力构建集辐射功能、服务功能、集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交通体系。

6年来,邻水县投资30多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新建渡改桥16座,整治病危桥25座,建设乡镇交管站45个(改制前)、乡镇客运站5个、村级招呼站牌355个,开通客运线路127条,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物流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实施千里绿廊、百里安防工程1600公里,新改建公路2000多公里,乡镇和建制村通硬(黑)化路率达100%。

(邻水县委宣传部供图)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