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觉莫乡茨竹村彝家新寨
继2010年全面启动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工作后,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总体思路》和10个专题工作方案,作为少数民族边远山区县和省级贫困县的峨边被纳入其中。将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作为彝区最大的民生工程,峨边编制了相关规划总体思路和逐年专题实施方案。
彝家生活蜜样甜
两年来,峨边小凉山扶贫开发成效明显:以实施扶贫开发推进跨越为主旨,贫困户住房得到切实保障,彝家新寨建设有力推进,群众生活、生产水平明显提高,走出了一条扶贫与开发并重、民生与发展兼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产业扶贫 配套设施“齐步走”
2012年4月9日,省委农工委副主任刘铁在《全省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彝家新寨建设工作会》称:“乐山在建设彝家新寨的同时,配套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让彝族群众在住上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在全省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甚至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都具有非常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峨边大堡镇特色茶产业基地
峨边彝族自治县月儿坪村村民曾经居住在高山上,生产、生活条件恶劣,通过2004年的整体搬迁和2011年的彝家新寨建设,全村共实施住房建设75户,其中月儿坪彝家新寨52户232人。如今,新寨内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新建了水冲式厕所和沼气池,改建了畜禽圈舍……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图书室送精神食粮
位于峨边彝族自治县的哈曲乡解放村新村民居点,美丽的新寨令人称奇:由于地处黑竹沟旅游沿线,新村聚居点定位为 “彝族风情村落”,着力按照 “一心四区”来打造“现代彝家新寨”,成为小凉山彝族风情文化窗口和黑竹沟旅游沿线乡村旅游点。
天然绿色养鸡场
2011年,峨边县投资1.56亿元建设彝家新寨,新建住房1400户、改建住房676户。今年,该县彝家新寨建设计划投入资金2.04亿元,在13个乡镇、15个村,实现新建住房1400户,改建住房535户,让近万人得到实惠。
刺绣辅导
在培育产业种植方面,峨边彝族自治县先后打造出宜坪乡“薯、玉、蔬”三高示范基地,毛坪镇核桃产业基地,大堡镇特色茶产业基地等。
毛坪核桃让村民走上致富路
目前,宜坪乡依托“旱地新四熟”高产种植模式,通过“薯/玉/蔬”套作,亩产达到1万斤、收入达到1万元,成功带动了彝区老百姓脱贫致富;毛坪镇已种植核桃6280亩,毛坪核桃远销省内外,今年累计出售核桃达50余万公斤,实现收入1000万元;峨边全县已发展茶叶种植2万余亩,为彝汉群众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之路。
就业扶贫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彝区脱贫是农村最大的民生工程。针对彝区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有序化输出程度低、公共就业服务发展滞后、职业培训资源不足等实际情况,峨边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入推进彝区“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出一条以提升就业能力为突破口,向外转移与就近转移相结合、发展产业与带动就业相结合、政府促就业与自主创业相结合的“一提升三结合”彝区就业扶贫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
招聘会现场(图片来源西部高地网)
2012年4月9日上午,乐山市小凉山就业扶贫现场招聘会在峨边彝族自治县新大桥广场举行,48家乐山本土的知名企业来到现场,将6000余个就业岗位送到彝区群众家门口,吸引了数千名周边的群众前来求职。最终,1231名彝区群众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考虑到彝区劳动者的实际情况,部分企业在本次招聘的学历、年龄、技能要求等方面都放宽了条件,有效调动了求职者的应聘积极性。
招聘会现场(图片来源西部高地网)
招聘会现场,由峨眉雪芽、三八连锁超市、瑞鸽皮革等企业组成的“产业带动就业,项目促进就业”招聘专区,其“就近就业、创业”扶持模式吸引了不少求职者驻足咨询。乐山市3所职业技术学校还开展了“双技能人才培训”和“技能鉴定报名”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