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础 硬件设施抓突破
在光雾山大坝景区,一个偌大的生态停车场展现在人们眼前。地砖铺垫,绿树隔离,车辆出入这绿树掩映的空间更觉舒适、畅快。
大坝林场场长田良茂向记者介绍,近年来,随着光雾山游客的增多,特别是每年红叶节期间,车辆的猛增给景区的交通带来的许多压力,行车难和停车难一直成为制约景区发展的瓶颈。今年,景区投入近千万元,修建了一个占地26000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选用大坝特色树种做隔离带,能够停放车辆1500辆。
南江县狠抓光雾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资改造旅游干环线公路700余公里;投入1亿元,整治景区公路100余公里,新建景区游山道30公里,建成步游道20余公里。新建标准化公厕8个,在游客接待点设置医务室5处。新建观景平台8个,增设垃圾桶80个,在景区公路增设了15个道路广角镜。对景区水毁的路段、塌方和防护设施进行了全面修复,南来北往进入景区的道路畅通无阻,实现景区出入“无阻隔”。
兴产业 村民端上金饭碗
在景区的普陀村渔业园,清澈的涧水顺着渠道,源源不断地注入池内,一尾尾阳鱼、红鳟、金鳟、鲟鱼欢快地畅游。
正在忙碌的普陀村渔业园业主刘洋介绍,光雾山有丰富的冷水资源,投资1200多万元的普陀渔业园,主要从事光雾山景区内最珍贵的冷水鱼养殖,以阳鱼、红鳟、金鳟、鲟鱼和娃娃鱼养殖为主,着力打造川东北养殖、休闲、观光、娱乐一体的旅游度假村。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品尝到光雾山独特的冷水鱼,目前可接待几百人同时就餐。
光雾山镇镇长张致远告诉记者,光雾山镇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规划配套旅游产业园区发展新村建设,努力将光雾山镇建设成为旅游发展特色镇,配套建设旅游中心村,促进旅游产业向旅游园区聚集、旅游从业人员向集镇和中心村聚集。全镇600多户农户已经有400多户移进了新的聚居点,兴办农家乐,发展特色种养业,开办农特产品销售点。
截至目前,光雾山镇已建成10个巴山新居聚居点,共计可聚居村民800余户、2600多人将告别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从事农家旅游项目,依靠旅游过上幸福新生活。
抓服务 提升水平迎宾客
“这样的培训让我们开了眼界,学到了很多服务知识和管理知识。”9月20日,在光雾山景区,一场别开生面的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会正在进行。光雾山镇龙王村村支书曾世荣告诉记者,他们村子里开农家乐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了饭店服务、礼仪知识培训,并进行现场观摩、演示、实际操作,大家学到不少旅游服务知识。
据光雾山风景管理处主任吴成蓉介绍,今年来,风景管理处先后三批次组织景区内农家乐经营业主、宾馆和旅游公司负责人等到重庆、西安、成都等地参观考察,聘请专家对景区600多名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烹饪技术和餐厅摆台、客房服务等技能培训,对景区讲解人员进行了讲解、礼仪、服务培训,学习先进的旅游经营理念和管理服务方式,开阔眼界、拓展技能、提升素质。同时,围绕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和游客满意”的总体目标,加强对旅游公司、宾馆饭店、农家乐的管理、监督,开展安全大检查、旅游食品卫生专项治理,评选星级农家乐、星级宾馆、明星导游,让游客尽兴而来、满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