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泸州:狠抓四条主线 编织新农村建设“保障网”

时间:2012-10-10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泸州市合江县白沙镇按照新农村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重的原则,因地制宜、精心谋划,紧抓四条主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抓学习,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活动,以实用技能为重点,分层次地抓好村干部和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党员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特别是带头致富的能力。通过多管齐下的教育培训,带动“双培双带”等活动深入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党员,选拔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干部,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资源保证。

  抓基础,为建设新农村提供阵地保障。加强配套设施和相关制度建设,整合农业、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等部门力量,努力延伸农村科技推广、文化传播、医疗卫生、法律服务的服务终端,改进为农服务方式,充分激活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教育、培训、宣传、文体和经营服务功能。同时,加快阵地建设,加强阵地管理,为村级组织和党员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平台。

  抓班子,为建设新农村提供组织保障。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人才,需要具有现代管理和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新领导班子,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突破村组界限,分别按照产业相近、地域相邻、作用同类的原则,以龙头企业、种养基地、专业市场等为依托,创新设置方式,解决农村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党组织设置上出现的空白。按照便于党组织开展工作和党员作用充分发挥的思路,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原则,积极组建产业型、行业型、联合型、功能型等村级党组织,配齐配强村级班子。

  抓发展,为建设新农村提供物质保障。针对该镇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把集体经济作为农业产业化的载体来培育,立足各村资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一方面,坚持较高的起点上新项目,保持在较长时间不落后,另一方面,发展壮大水产养殖、畜禽、水果种植等主导产业,培植农民增收的骨干项目,努力发展以“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的加工业,实施产销开发经营。对村级集体资产进行重组,通过合资、联营、承包等方式,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新途径。鼓励农村党员干部、致富能人和外出打工返乡青年带头创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