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昌盛,为安;高峻稳实,是岳。
安岳位于四川盆地中心、成渝经济区腹心地带,地跨沱、涪两江分水岭。成安渝高速公路、内资遂高速公路和国道319、省道206以及规划建设的绵遂内自宜城际铁路等穿境而过。全县幅员面积2700平方公里,辖69个乡镇,926个行政村,35个社区,总人口160万,属典型的丘陵大县,是四川省首批扩权县。
安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斗转星移3000余载,“东普西眉”美名齐扬享誉神州,“普州太后”许黄玉播撒文明远涉驾洛,苦吟诗人贾岛“推敲”典故传为佳话,理学鼻祖陈抟道传四海流芳后世,数学泰斗秦九韶《数书九章》光耀古今。安岳名胜众多,风光旖旎,富集有独秀百果的安岳柠檬,“古多精美”的安岳石刻,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韵味独具的人文风情,是中国绿色名县、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友好型县、全国文物保护先进县、四川省文物旅游大县、四川省革命老区县。安岳资源富集,物华天宝,是中国柑橘20强县、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红薯淀粉粉丝生产基地、全国八大柚类主产区之一、全国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安岳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中国柠檬之都的宏伟蓝图,成渝经济区的加快建设,“大交通”、“大水利”格局的加快构建,蓄积着强劲的后发优势,展示着无限美好的未来。
近年来,安岳县委、县政府立足发展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坚守“安就是A、A就是第一”的安岳追求,围绕以“中国柠檬之都”为品牌、产业特色鲜明的四川丘陵特色经济强县总体定位,贯穿转变发展方式“一条主线”,打响中国柠檬之都、中国佛雕之都“两张名片”,注重工业园区、新型城镇、产业基地“三轮驱动”,着力充分开放、融入重庆,工业主导、三化联动,项目带动、投资拉动,党政引导、全民创业“四大路径”,开展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企业家创大业、回乡创新业、干部创事业“五创工程”,坚持全面对接、借势发展,区域互动、错位发展,极点拉动、重点发展,突出特色、优势发展,产业联动、统筹发展,促进和谐、协调发展“六个思路”,实施放大特色优势、做强工业园区、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城乡、深化开放合作、筑牢和谐根基、推进党的建设“七项攻坚战”,努力建设品牌响亮、城乡繁荣、生态宜居、人文彰显、百姓安康、和谐稳定的新安岳,加快推动安岳崛起在成渝中部、屹立于中国西部!
2010年,全县实现GDP148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39元,分别是“十五”末的5倍、2倍、2倍,各项经济指标都保持了2位数的增长速度。与2005年相比,2010年安岳在全省和丘区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排位中分别上升26位、17位,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10年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1234567”发展举措,统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初步构建“一极二轴三带三区”县域经济空间布局,总体形成功能互补、南北并重、城乡共融发展格局,确保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8个翻番、3个升位、4大突破、1个改善”,努力建设生态安岳、安居安岳、创业安岳、魅力安岳、幸福安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