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东山杏都美如画 潜力福洪锦上花

时间:2012-09-12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福洪乡位于青白江区毗河以南,是典型的传统农业乡镇。由于硬件设施配套较差、产业结构单一、龙头企业匮乏等因素,该乡一度成为青白江区最为贫困的乡镇之一。以2006年为列,全乡财政收入不足100万元,人均纯收入不足5000元。近年来,福洪乡通过完善规划、提升形态、做强产业,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2011年,该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4亿元,比2006年增长145%;地方财政收入528万元,比2006年增长551.9%;农民人均纯收入8738元,比2006年增长96.9%。先后被授予全省最具发展潜力十大乡镇称号。
    一、坚持规划先行,描绘福洪新画卷
    规划是龙头,是推进经济社会建设的“牛鼻子”。过去,该乡规划比较滞后,呈现出“样样有一点、样样一点点”的局面,直接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福洪乡聘请专家指导完成全域规划,描绘出“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田园福洪发展蓝图。一是借脑借智做优规划。聘请专家分别从基础设施配套、集中居住区设计、产业布局、经济技术指标、聚居点风貌等方面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制定详细规划方案。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规划评审会,邀请省市区级规划专家、领导对规划编制的质量进行全面深入的“会诊”。整个规划编制过程中严格执行“阳光规划”,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全面推行公示制度。同时,在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不但吸纳专家意见,而且还广泛听取民众对规划的不同意见,为今后工作开展奠定群众基础。二是统筹考虑全域规划。大胆引入田园城市的全新理念,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做好与农业、水利、场镇改造、产业发展等规划的衔接;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等要素,打破行政村区划并整合几个村的资源实施规划编制,明确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按照规划分步实施,使土地整治发挥最佳效益。目前,该乡已编制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专业、专项规划,实现了39.36平方公里规划全覆盖,初步形成了城乡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的规划体系。三是找准特色错位规划。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居则居、宜游则游”的思路,充分把握乡土、生态、人文、产业四大特点,对接都市型现代农业规划,细化产业布局,制定了由三大组团构成的错位发展规划。其中,以幸福村、杏花村、民主村、字库村为中心的组团,重点发展优质杏产业,打造农艺创意生态休闲度假区;以团结村、胜利村为中心的组团,采用“地上种树、树上结果、树下种草、种草养畜”的模式,打造现代创意立体农业种养区。
    二、优化场镇形态,塑造福洪新形象
    靓丽的形象,具有洼地效应,利于资本、要素、人才的集聚。该乡围绕建设“生态田园示范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整理、场镇改造、城乡环境治理等工作,进一步优化了场镇形态,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塑造了“生态、休闲、品质”福洪新形象。借助靓丽形象,成功引进天和四季、福临杏都、明湖科技、和盛家园等10个项目,涉及投资13.3亿元。一是实施全域土地整理。坚持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社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为依托的多元化投入体制,加大项目包装力度,先后吸引了成都市小城投公司、四川和盛家园投资有限公司等一批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在全域范围内参与实施“田、水、路、林、房”的综合整理。通过项目的实施,累计复垦土地2478亩,整理农用地1308亩;修建排水沟和渠1.03万米,蓄水池1753个;建成杏花、幸福村、民主字库3个集中居住区,集中农民2793户9016人,新增建设用地2000余亩,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腾出空间和资源。二是开展一般场镇改造。坚持生态优先、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原则,按照打造“国际农艺创意之乡”的要求,结合场镇东移的实际情况,该乡先后投入300万元,重点进行了基础设施、建筑形象等方面场镇风貌改造,先后完成了主要街道绿化节点打造、“小三线”下地、场镇店招店牌统一规范等工作。此外,进一步优化了场镇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同步协调推进污水处理厂、文化活动中心、便民服务室和乡镇派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造后,乡内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水平全面提高,居民的生活条件更加便利,场镇风貌变得更加靓丽,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坚持“抓环境就是抓发展,做优环境才能促进发展”的理念,严格按照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六个坚持、六个上水平”的工作要求,建立“乡镇—村(社区)—村组”梯度式城乡环境治理工作模式,以农贸市场、背街小巷和农村新型社区为整治重点,加强场镇环境综合治理和旅游景区内农家乐餐厨垃圾的收运处置,严厉查处出摊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违法搭建等行为,逐步推进“五乱”治理从场镇向背街小巷延伸。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后,城乡面貌不断提升,杏花村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村,先锋村、幸福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村。
    三、立足特色产业,提升福洪新产业
    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成都锦江区三圣乡借助举办四川省首届花博会,发展花卉种植产业,打造了“五朵金花”,带动了经济发展。作为“全省最具发展潜力十大乡镇”之一,该乡依托“杏”基地,壮大产业链条,唱响“杏花”游,实现全域福洪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和产业倍增。一是做强特色产业。结合百姓素千年来有种植杏的习惯,加强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成都农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所的联系,大规模嫁接、种植凯特杏、金太阳、海棠红等优质杏,通过成立福洪杏产业协会、引进成都明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福临杏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都星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项目,集中成片打造了面积4000亩的优质杏产业园核心基地,带动周边地区种植了近6000亩,建成了以杏花村为核心的优质杏产业园区,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面积最大、品质最好的优质杏基地。目前,福洪杏已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种植规模达1.35万亩,可实现销售收入2400万元/年。二是壮大产业链条。发展家禽、家畜、水产养殖与蔬菜、瓜果、粮食种植一体化立体农业,开展以优质杏为主,黑色系列农产品为辅的特色农产品专业化基地建设,实施农产品基地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同时,依托杏、黑玉米、红薯、芋头、土鸡等特色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基地,积极引进一批加工企业,发展杏脯、红薯干、杏茶艺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产业带,实现农产品加工与原材料基地有机结合,推动农产品基地化加工业发展,促进农产品增值。目前,该乡已注册了“怡福”、“杏林”等绿色无公害杏产品深加工商标。三是实施一三联动。紧紧抓住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建设机遇,依托万亩优质杏产业核心园区,深度挖掘客家文化,充分利用房、农、林、田、水资源,引入社会资金建成天和四季、福临杏都、杏福田园山庄等乡村度假酒店,积极推出“老腊肉”、“野菜”等为代表的福洪美食,大力发展以体验农业为核心的现代乡村旅游业,基本打造出了以优质杏产业为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带。目前,该乡已连续4年成功举办“杏花节”和“杏果采摘节”,实现了一三产业良性互动,节会经济空前繁荣,游客人数、节会收入年年攀升,极大地活跃了本地经济。2010年福洪客家杏花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杏花村荣膺四川省“十大赏花旅游目的地”、成都市“十大旅游特色村”等称号.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