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高原美在人心暖

时间:2012-09-06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我省推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极具藏族特色的民居依山而建,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连通家家户户,太阳能路灯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室内电视机、音响、洗衣机等一应俱全……

  9月,走进阿坝州阿坝县贾洛乡牧民定居点,从游牧到住进别墅的变化,让人眼前一亮。说起这几年的舒适定居生活,牧民尕朵赞不绝口:“定居政策好啊,这几年,宽敞明亮的大房子代替透风漏雨的旧房子,居住条件和环境改善了,定居让我们的生活彻底变了样。”

  近年来,四川省委按照“一条主线、三个加强”的藏区工作总体思路,抓发展鼓干劲、抓稳定不松劲、抓民生用足劲,打出一套加快发展的“组合拳”,藏区人心思和、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氛围空前浓厚,推动藏区经济加快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走上了一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着眼发展推进交通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川西北草原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历来是藏区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我省藏区的发展一直很关心,给予了很多支持,藏区百姓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但是相比内地仍有较大差距。确保藏区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藏区一切困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

  藏区加快发展,瓶颈在交通。我省以改善藏区交通条件、建立藏区交通骨干框架为主线,加快国省干道及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干线铁路建设,完善通乡、通村道路。同时开展藏区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推进藏区骨干电网建设和电网改造等,从根本上改善藏区发展条件。一条又一条“天路”开建、完工,一个又一个的机场通航运营,铁路钢轨也铺进了大山,“瓶颈”被一步步打破,“通道经济”效益初显,藏区发展后劲增强。

  黑水县马河坝村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高半山上,原来的山路仅能走人,不能通车。“车辆上不来,我们种的蔬菜和药材卖不出去,一年下来赚不了多少钱。”村支书班德塔说:“借助灾后重建,修了通村公路,山上的东西终于能换到钱了,全村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畜牧业和旅游业,人均收入节节高,每年都能增加几百元。”

  藏区加快发展,支撑靠产业。我省根据交通建设情况,依托重要交通干线调整和完善产业布局,加快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依托牧民定居点建设,以“藏家乐”、“农家乐”等为载体,努力培育特色乡村旅游业,不断提升藏区自我发展能力。藏区农牧业、矿冶业、水电业、旅游业等特色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一批产业化项目和产业化基地相继建成,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藏区发展后劲增强。

  省民委主任敬全林说,多年来,我省特别重视建立民族地区发展稳定的长效机制,始终坚持“多予、不取、放活”的优惠政策,地方收取的公路规费、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水资源费等,全部专项用于民族自治地方。同时创新资源合作开发机制,以入股、参股等方式积极参与资源开发。

  坚定而灵活的倾斜政策,使包括藏区在内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巨大投入和资源开发的巨大效益转化为地方经济的增长,转化为群众收入的提高,使群众直接受益、长期受益。四川藏区地方生产总值从2007年191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335亿元。

  立足民生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着眼解决藏区民生突出问题、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水平,2008年9月,省委决定在藏区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提出用4年时间,修建1409个定居点,提高10万户、48万未定居和半定居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在定居区配套建设道路、饮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免费发放10万顶新型帐篷,发放折叠床、奶渣晒垫、牛奶分离器、太阳能照明等“九件套”,在全省藏区牧区实现“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 

  高起点规划、高品质设计、高标准建设。牧民定居点注重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民居设计水平。截至今年7月底,已完成定居房94248户,占总体规划的95%。居住条件的改善最为明显。道孚县色卡乡勒孜麻定居点牧民七美仁真一家,过去住的是不到50平方米的土房和牛毛毡帐篷,只有逢年过节才骑马到20公里外的镇上买点菜。“等带回家时,蔬菜早已挤压得不像样子了。”2010年,七美仁真一家住进120平方米的新房中,“用上了自来水、看上了大彩电,过上了好日子,放牧还有了新帐篷”。一条新公路连接定居点和镇上,七美仁真骑上新买的摩托车,半个小时就可到达。

  改变的远不止民居。我省相继启动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每年组织1万名未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到内地学校接受3年免费职业教育,并通过多种渠道帮助他们就业;实施卫生事业发展计划,先后实施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农村急救体系、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配置项目,大力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如今4年过去,“三大民生工程”实施以来,一个个独具特色的藏式村庄,一个个药品齐全的乡村卫生室,一个个篮球场上跳跃的身影,一张张求学孩子的笑脸,显示了藏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高原上蓬勃的活力。

  服务群众强基础转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我省深入开展藏区基层组织集中整顿,全面推进藏区乡村干部、县乡政法、寺庙管理、中小学教师和县乡医疗“五支队伍”建设,并先后选派2600余名优秀干部人才到藏区开展援助服务行动,为推进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同时在藏区全面落实“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持续推进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在干部访民情、解民忧中,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搭建党群“连心桥”,甘孜州要求全州干部职工与20余万户农牧民“结对认亲”,以最直接、最真诚的方式去温暖农牧民,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就在身边,干部就是亲人。今年以来,5万多干部职工已深入农牧区与“亲戚”拉家常、话发展,解答群众疑惑7.8万余项,了解群众困难9.3万余件,向90余万农牧民宣传了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向18余万农牧民提供了技术及致富信息咨询。

  面对面访民情,实打实解难题,心连心促和谐。针对藏区实际,阿坝州全面推行强乡兴村、千村党建提升工程。今年以来,从州县机关选派317名优秀干部,到46个重点乡镇和271个后进村担任第一书记、书记或副书记,对全州7000多名乡村干部开展培训,提升工作水平。在推进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中,从州县机关抽调480名后备干部和懂汉藏“双语”的干部组成24支工作队,深入重点村开展群众工作,建立 “结对帮扶”、“定期访问”、“公开接访”、“药山临时党支部”、“党员流动服务队”等干部直接服务群众机制。工作组第一次走访阿坝县哇尔玛乡足么村就遭遇尴尬场面:干部们带着《民情调查表》敲门,有的村民却不开门。第二次进村访户,下派干部手里多了一条编织袋。一边走村串户,一边捡拾路边垃圾,还带上粮油、蔬菜和水果看望慰问五保老人等贫困群众…… “反反复复走村串户,一周后,情况变了,门开了。”工作局面逐渐打开,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拉近。

  夯实基层基础,坚持真情融入,加强宣传教育,始终用心服务,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从关心解决群众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安危冷暖等小事实事入手,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过程变为群众饮水思源、铭恩奋进的过程,党群干群关系在办实事、转作风、面对面中进一步密切。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