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大雅新农民 快乐新农村

时间:2012-08-13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丹棱县在新村建设中,始终把新村建设与农村文化有机结合,同步规划、同步推进,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不走”的农村文化阵地,千方百计打造“不走”的农村文化队伍,让农村文化成为新村建设“助长剂”,真正把新村建成农民的生活家园、致富田园、文化乐园。目前,全县71个村全部建起了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农民常年参与文化活动人数达到80%以上。

一、科学规划,建设精神家园新高地

坚持新村建设与文化发展并重,统筹规划发展农村文化。一是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重点,着力建设文化新村。对新村(聚居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制定了“五有”标准,即:有一个综合文化活动室,有一个农家文化大院,有一个农家书屋,有一个文体活动广场,有一批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器材。二是以开展“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每年开展100期农民文艺汇演;各乡镇每半年推出一次贴近农村生活的主题文化活动;县上每年开展一次农村优秀节目调演,对评出的优秀节目给予重奖。三是县、乡镇、村三级联动,把农民群众由观众变“演员”,由受众变“主角”,形成“一村一特色、一镇一品牌”的格局,达到“天天有文化生活,月月有精彩表演、年年有主题活动”的效果,彰显快乐新农村。

二、加大投入,打造农村文化新环境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资源、筹集资金,加大农村文化投入。一是整合项目资金投入。整合农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建设、村级阵地建设等项目资金近3300万元,用于新村文化设施和活动场地建设;二是县级财政配套投入。安排600万元用于新村文化设施配套建设;三是部门结对帮扶投入。为新村建设配送图书、书架、电脑、演出设备、桌椅等,投入100多万元。目前,全县7个乡镇全部建起了综合文化站,71个村都建起了农村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配备电视机、DVD142台,藏书量11万册;29个村建起了村民文体活动广场,配备健身器材180台套,演出音响设备29套;信息化村普及率100%,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100%,有线电视通村率80%,入户率50%。有了相对完善的文化设施,为农民实现追求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愿望提供了广阔空间,学习热、电脑热、健身舞热等群众文化现象在丹棱农村不断升温,成为新村建设的一道和谐风景,不仅让村民文化活动有了去处,也成为村民求知、求富、求乐、求美的“精神家园”。

三、培育队伍,激发文化发展新活力

根据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积极探索农民自办文化之路,真正把文化“种”在农村。一是培育文化骨干。县上非常注重文化骨干的培训和群众文化兴趣爱好的培养,多次组织村文艺骨干到县上接受系统培训,选派文化指导员下村开展培训指导,已培训农村文化带头人300多人;创新和排练展示新村建设成果的如《在希望的田野上》、《茶山情歌》、《喜庆丰收》等一批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优秀节目,文化活动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从“有量”到“有质”的转变。二是建设文化队伍。以村文化爱好者、文艺骨干等为主体,培养一支“下得田头、上得台面”的草根文化队伍,农民群众由“欣赏者”变为“创作者、表演者”。全县各村组建起了唢呐演奏队、舞蹈表演队,花灯、牛儿灯、舞龙、舞狮表演队、腰鼓队、合唱队等上百支,有群众演员2000多人,让农民当主角,“自己编,自己办,自己演”,每年演出上千场次,极大地活跃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带动村民参与和观看15万人次。

四、创新形式,丰富特色文化新内容

依托村级文化阵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是坚持“文艺汇演”和“日常活动”相结合。以村级文化活动广场为主阵地,坚持每年每村举办2~3期农民文艺汇演,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节目,如:唢呐吹奏、舞龙表演等,又有弘扬主旋律的主体节目。农民群众由观众变“演员”,大大激发了农村文化活动生机,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在紧张的劳作之余,村民追求的是唱歌,跳舞、看书、打球、上网等生活方式,城市化概念的生活如今已完全融入到村民生活里。二是坚持“草根文化”与“高雅文化”结合,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艺术品位。为了满足村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普及和提高结合起来,让村民在接受大众文化教育时,感受高雅文化艺术的熏陶。既组织群众参与“农味”重、“乡土”浓的民间文艺活动,又组织专业演出团体和民间艺术家下乡入村巡回演出,让村民们真正感受到了高雅艺术的魅力,提升了文化活动的品位。

丹棱农村特色文化“枝繁叶茂”,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呈现“遍地开花、村村活跃”的景象。农民群众乐享“文化大餐”,不仅使生活增添了快乐,体验了幸福,更让农民群众感受到了新村的魅力,如今进城购房的农民少了,新村建房的农民多了;回乡创业的农民多了,出县务工的农民少了;能歌善舞的农民多了,打牌赌博的农民少了。舞台处处有,歌声村村闻,新村与文化共舞已成为丹棱新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