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逐颜开的村民在查看万寿菊长势
原料金灿灿的万寿菊花朵,是村民致富的希望
色素万寿菊,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提取纯天然叶黄素的理想原料。国际市场上,1克叶黄素的价格与1克黄金相当。每年,世界上叶黄素缺口量在3亿克到5亿克。
今年8月初,仁寿县北斗镇11个村试点种植了1500亩万寿菊,截止到11月,已成功收获3批鲜花近200吨,预计到12月上旬还可收获3批共200余吨。按每公斤一元的最低保护价,销售收入可达40万元。
“感谢镇村领导,给我们带来这样一个增收致富的好项目!”记者走访试点种植户时,他们的喜气和笑容证明:这是一次成功的产业结构调整。
喜笑颜开——“8月种苗子,10月收票子”
11月15日晨,大雾。北斗镇葵花村村民李栋良又跑到地里查看万寿菊长势。保守估计,他这1亩多鲜花最少还能卖600多元钱。此前,他已经采摘了3批,卖了700多元。
“记者同志,你该多表扬一下我们镇领导哦,千辛万苦给我们找来了一个这么好的项目。”这是李栋良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让他没想到的是,短短两个月,这一亩多万寿菊就变成了钱。
今年8月,全镇11个村开始试种万寿菊,葵花村有150亩的指标。李栋良拿了1亩多地做实验。从10月开始,地里大片大片的菊花开了,5毛钱一斤卖到村里的专门收购站,居然是“还能采摘至少5批,全部收购,多多益善。”在全镇,和他一样惊喜的还有另外10个村的上千村民。大家聚在一起的话题,就是明年再扩大规模。
种植户张晓燕算了一笔账:同等投入,玉米亩收700多斤能卖700多元;万寿菊试种亩收3000多斤1400多元,经验丰富亩产能达5000多斤。不仅如此,万寿菊的田间管理有专人指导技术,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劳动成本相对较低。“大片大片的黄色花朵吸引了过往车辆,有人在花田里拍婚纱照,停车合影的就更不必说了。”张晓燕说。
百姓认可——“这是一次成功的产业结构调整”
“这次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全镇所有村民一致拥护,当初的辛苦也就值了!”参加此次品改的村干部刘长清如是说。太阳最毒辣的7月,该镇党委书记吴洪波带领全镇干部上东北考察,种植、收益情况和市场前景全面分析后,大家空前一致拥护引进这个品种。
“万寿菊是提取纯天然黄色素的理想原料,叶黄素能够延缓老年人因黄斑退化而引起的视力退化和失明症,以及因机体衰老引发的心血管硬化、冠心病和肿瘤疾病;还可以应用在化妆品、饲料、医药、水产品等行业中。目前,中国每年叶黄素产量达8亿克,占世界总产量的85%,但世界上缺口仍然达3亿克到5亿克。”最让吴洪波心动的是,色素万寿菊原本是北方物种,由于北方气温偏低,一年只能种植一季。如果在南方,每年3月、4月、5月开始移苗,一年一季能变成一年三季。
“万寿菊属于草本植物,不破坏地表,花谢后,不影响种其他作物。”回来推广新品种,村民却疑虑重重。11个村的干部们上门做工作,下地帮收菜腾地。1500亩试点工程终于展开了。“明年扩大到1万亩,到时候收购公司将在北斗镇建色素粗加工厂,村民增收致富的门道更宽了。”
“立足农业抓农业,跳出农业还要抓农业。围绕万寿菊产业,北斗正积极规划,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区域中心镇,辐射周边十万人口。”吴洪波说,争取3年过后,举办菊花节,让万寿菊成为北斗镇响当当的旅游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