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泸县水利 惠民甘露润民心

时间:2012-11-09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生长之根本。承载着100万泸县人民希望的水利事业,在“十一五”期间,勇立潮头,乘势而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十一五”是泸县水利基础设施全面提升、防汛抗旱减灾取得显著成效、水利惠及民生最实惠、建管机制创新最多、获得上级肯定最多、行业能力建设最强的5年。这5年时间里,泸县共争取国家水利资金投入3.2亿元,是前十个五年投资的总和,是“十五”时期资金投入的6倍;全县共兴建各类水利工程13967处,蓄引提水能力达到20200万立方米,新增节水能力3.68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6.7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68万亩,水利事业的大发展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为保障粮食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民生水利实惠千家万户

  近几年,泸县兴建各类饮水安全工程8674处,新建集中供水站23处,年城镇供水总量提高到500万方,解决了农村和场镇22.21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老百姓从此告别了“高氟水、苦咸水”,农村因饮水所引发的疾病率大大减低。

  去年,泸县水利项目争取项目资金创历史新高。在上级党委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全年争取并到位项目资金1.36亿元,占任务数的133.3%,较上年增加5800万元,同比增长74.4%,项目资金争取创历史新高。

  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保质保量完成了党委政府下达的5个水利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即2010年中央财政“小农水”、2010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濑溪河福集连拱坝应急改建主体工程、安全饮水项目等5个项目。整治病险水库4座,占计划133%;解决农村饮水安全3.58万人,占计划119%。完成蓄水养鱼工程4006亩;实现水产品产量4万吨,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实现渔业产值4.26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12%。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1平方公里,占目标任务的442%。积极推进地方电网工程建设,高云线、火牛线35千伏技改工程、严湾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顺利投入运行。

  5年时间,泸县水利人发挥聪明才智,努力打造了一批精品水利工程。特别是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上推行“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主管”的“三为主”工作思路,实行“电子建档到村、项目公示到村、干群参与到村、技术服务到村、资金补助到村”的“五到村”工作方法,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努力解决“饮水难”问题。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

  泸县濑溪河项目区2010、2011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工程总投资2500万元。

  项目区工程竣工后,坡耕地得到有效治理,渠、凼、池、塘、路、土合理搭配,瘠薄的坡耕地变成了日趋肥沃的梯土,坡面水系井然有序能蓄能排,能够全面达到设计减沙保水效益,较彻底地解决了旱洪灾害和水土流失的问题。农业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土地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农业生态趋向良性循环,各项效益显著。同时,试点项目工程也推动了项目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整个泸县生态、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近几年,泸县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7.22平方公里,实现了项目区“旱能灌、涝能排、池相通、渠相连”和“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找票子”的治理格局,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观。

  防灾减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近几年,全县洪灾、冰雪灾害、震损、旱灾频发,灾情历史罕见,救灾难度前所未有。在县委、县政府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下,成功应对了2006年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2007年的“7·8”特大洪灾、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2009年的冰雪冷冻灾害和2010年的“8·22”沱江海潮大洪水,2012年“7·22”和“8·31”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洪灾中,由于县政府提前用2000多万元建设了濑溪河水闸工程,水闸工程充分发挥了调洪削峰重大作用,直接减轻了县城灾害损失2亿多元,最大程度的降低了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损失,并加快了灾后重建,恢复了受损水利工程的良好效益,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地方安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011年,泸县先后获得全省、全市抗旱先进集体;2012年荣获泸州市抗击“7.23”特大洪涝灾害先进集体。2009年还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水利部表彰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

  围绕泸县“两化互动强县、文化旅游兴城、产业新村富民”发展战略。泸县水利部门围绕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这一主题,以“保一争先”为目标定位,以水利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再造一个都江堰为奋斗目标,全面推进和加快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县水利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一个地方的发展跨越,总是伴随铿锵强劲的鼓点;一个地方的辉煌成就,总要吹响激情奋进的号角。泸县水利的辉煌,凝聚着泸县108万父老乡亲的幸福期盼!

 

 

 

(文章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


前沿观察更多>>
岷江,古称汶水。汶川,因汶水得名。越来越多的考证表明,作为中华…[详细]
7月8日,2022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产品发布会在都江堰市举行…[详细]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