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近建成的安县塔水镇双林供水站
“日子好了,心愿了了,生活越来越好,自来水通了,房子越盖越高了!”这一曲安县老百姓所传唱的“好日子”,道出了他们的心声。
在经历了灾后重建,安县水务局抓住灾后重建的历史机遇,建立了44处集中供水站,53083处分散供水工程,解决全县36.6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工程建好了,百姓受益了,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实现工程从“建好”到“管好”的华丽转变,从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安县水务人积极思考,大胆创新,探索出农村饮水安全新的管理模式——供水协会管理模式,成立了安县农村供水协会,统一管理全县各乡镇小型供水协会。目前,全县已建立日供水能力在200立方米以下的供水协会61个,解决19.3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全县自来水饮用率达到9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0%。
联动百姓 调动群众参与管理
安县供水协会按照“自主管理、自负盈亏”的原则运行。各供水协会的建立是由饮用水受益户召开村民大会选举产生管理人员,并经安县农村供水协会批复成立,成立后直接作为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主要责任主体,负责供水工程及协会的运行管理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发挥老百姓的主体作用,增强群众的责任感,树立“谁受益,谁管理”的主人翁意识,从而达到良好的工程运行效果。
黄土镇方碑供水站在工程建设初始并未正式成立供水协会,由受益村组协调管理,但是管理上存在松散、不规范、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一出现任何问题,村组就到县水务局来解决,咨询电话更是从不间断,不但不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更在很大程度上拖延了工程建设工期。后来,在水务局的指导下成立方碑供水协会,协会利用自身熟悉情况、民主集中等优势充分发挥作用,切实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工程运行管理更加规范,规章制度更加完善、操作更科学规范,管理成效明显,得到用水受益户的好评。
黄土镇方碑村的王强就有着“双重身份”,他既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又是方碑村供水协会的管理员。他一直都积极帮忙宣传、动员百姓参与,主动进行管沟的开挖、回填等原因,并在选举协会成员时,以高票当选了供水协会会长。用他的话说,“农村饮水安全让百姓饮用上了自来水,是百姓期盼的好事,怎么能不积极参与,主动管理呢?这是为人民服务,造福子孙的好事情!”
规范管理 确保饮水安全管理
在水务局监督、民政局的指导批复下,成立了安县农村供水协会,对全县的供水协会进行监督指导,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制度。对各供水协会定员定岗定责,每个供水协会有会长1名、副会长1名、财务人员1名、管理人员2名。明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建立财务、管理等23项岗位职责,并水务局联合卫生、环保等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章制度七条,下发管理文件近200份;
严格从业要求。为全县供水协会工作人员定制统一的服装和安全帽81套,工作时间要求统一着装;严格进行健康体检,统一办理健康证;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及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强化了工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严格检查入库、消毒、抽水、维修和值班等各种操作记录,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
强化宣传教育。县水务局积极指导供水协会推行阶梯水价,加强培养农民节水、惜水意识,积极向每个用水户发放《农村饮水安全农民读本》,让广大群众了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意义,强化节约用水意识。
服务万家 细化安全饮水工作
农村供水协会秉着为百姓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当好农民群众的服务兵。在规范好供水运行管理工作的同时,时刻做好为百姓服务的准备。为此,各供水协会开通了24小时抢修服务电话,建立了应急抢修队伍,争取在第一时间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工作人员定期上门抄水表,做到微笑服务、诚信服务;制作和发放《用水户手册》,让农民更加明白农村饮水安全的工作内容。
塔水镇双林村1组的雍献全大爷体会是最深刻的。双林供水站修建在他家的附近,他是最早一批安装自来水的受益户,但是他心里还是存在一些疑问:为什么要缴纳群众自筹资金呢?在一次意外事件后,他自己找到了答案。有一次由于他不小心将门前的入户管网弄坏,自来水不停的往外喷,眼看着水漫得越来越多,于是,他立刻拨打了供水协会的服务电话,协会的管理人员立即到场抢修,很快便把水管修好了,并给雍大爷进行了耐心的讲解,不仅使他心中的疑惑解开了,还清晰地明白了供水协会的工作内容,理解管理人员的辛苦,从此以后逢人就夸供水协会管理得好,服务得好,对老百姓很负责。
活源惠民 百姓喝上足量干净水
农村饮水最重要的是水的安全性,在运行管理中紧抓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测。通过与卫生局、环境保护局联合形成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以水源地保护为主的三项督查治理行动。强化对水源、水质的检查和监测,全力确保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协会定期将水质检测报告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检查。
农村饮水安全也是民生工程。秀水镇群益村的村民就自豪的告诉我们,现在房子修得漂亮了,村里的泥巴路也变成了水泥路,我们村现在自来水也通了,现在连请亲戚过来做客都炫耀了:“看,我们村供水站就修在我们的旁边,我们村每一家都喝上了安全、放心、方便的自来水,日子越过越好!”
(文章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