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运领一边忙活一边和我们聊着他的经历。“我有三个儿子,在农村,其他别说,光给这三个孩子修房盖屋娶媳就能把爹娘剥层皮、蹬断筋,我因此整天愁得睡不着觉。1999年镇党委、镇政府号召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从山东引进大棚西瓜种植模式在我村试验,当时我想:种反季节西瓜天还不热就上市,别说一块多钱一斤,就是几毛钱一斤,谁能去抱住个凉瓜蛋子啃啊!
“正当我等看的机会,村里几户种植成功了,一亩地收入竟达7、8千元,我算坐不住了,2000年我也试着把我那2.5亩地搭建成大棚,当年收入就30000元,全家人高兴得了不得,第二年我又种了5亩大棚瓜菜,收入60000元,到了2006年我们开始租地种,三、四年时间我们的大棚就发展成了14亩。” 杨运领会心一笑说:“我是越种大棚越上瘾,现在我们父子4人连租赁别人的地一共种了35亩大棚瓜菜。1亩地平均收入1万元,我的全年收入你自己算吧!”说到这里,杨运领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说实话,我们最感激的是镇党委政府,公家掏钱聘请技术员给我们免费指导技术,收入的钱让我们群众装自己兜里,书记、镇长还经常来棚里了解情况,问这问那,俺种不好地就觉得对不起领导啊!”
“那你的家境肯定是今非昔比了?”我们问道。这时,杨运领掰起指头如数家珍,满脸自豪地说:“我家随着年年的收入,电动车换成了摩托车,空调、电冰箱、电脑样样都有,前年老大现红花30万盖了楼房,他还准备买辆轿车呢!老二红利去年花40多万盖起了楼房,在俺村里拔顶了。老三先锋去年买了一辆面包车,拉货、走亲戚方便多了。”
看着杨运领在非常娴熟的管理菜椒,我不由问道:“老杨,你种这么多年大棚瓜菜了,完全可以当技术员了?”他呵呵一笑,说:“有个濮阳的人通过报纸知道了我,他找到我家以每月4000元的工资聘请我去当技术员,还有滑县的一个姓胡的人来找我,人家给带来道口烧鸡、两瓶好酒、还有茶叶,让我去当技术员,我觉得没有种大棚划算就拒绝了人家的邀请。”
我们问杨运领以后有啥打算,他爽快的说:“准备带着全家出去旅游旅游,这不,我正打听出国咋办手续,有时间还想去外国看看呢!”
时间不知不觉已近中午,我们告别了杨运领,行走在路上,目之所及瓜菜大棚一望无际,鳞次栉比,田间地头大大小小的市场人声鼎沸,车水马龙,谈价、过磅、付款…..菜农数着一叠叠票子,个个眉开眼笑。如今,在内黄县东庄镇温棚瓜菜让许多农民变成了富翁。
(文章来源:农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