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在采摘福山绿橙 张茂 摄
澄迈县金江镇构花香生猪养殖基地培育的“藻香花猪”,和文儒镇优质肉牛繁育基地繁育的澄迈福牛,都是依靠科技创新,经过几代选育或胚胎移植改良而成的优质品种,市场售价高、销路好,其中以“公司+农户”模式进行推广的福牛,农户经过半年的散养,100斤左右的福牛犊,竟能卖出每头2800元的收购价,还能获得政府200元补贴,利润比同龄小黄牛高出1500元左右,从2009年进村入户散养至今,仅在澄迈县的福牛饲养量已突破4000头,遍布全县11个镇,养殖户近2000人,纯种成品牛年出栏量突破1000头,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并在省内推广到8000多头。
事实上,在澄迈这片热土上,敢为人先的农业人早已谱就出绚丽的品牌农业华章,“富硒”、“有机”、“长寿”多个高含金量的标签,让当地出产的澄迈福橙、福山咖啡、无核荔枝、桥头地瓜等农产品在省内外形成品牌效应,不少产品走进了北京、山东、香港等地的大众餐桌,甚至出口欧美,为澄迈乃至海南的本土农业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
以树立品牌发轫,向拉长产业链方向延伸,澄迈特色现代农业占领多个制高点,道路越走越宽。
2010年3月,海南瑞今农业产业化有限公司黑猪繁育基地和100万头肉联厂主体工程在澄迈开工,成为海南第一个建设百万头以上和按五星级及欧盟标准建设的生猪屠宰项目,以期实现省内没有一家具有出口资质屠宰加工企业的“破冰”,促使海南逐步实现由销售活体肉猪向销售肉联加工产品转变,由传统的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转变,刺激海南畜牧业的发展。
目前,选址澄迈大丰镇的瑞今一期100万头/年屠宰深加工项目,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总投资2.4亿元,计划年内试投产;同时企业拥有瑞溪、泰康、中天等种猪繁育及养殖基地,年内黑猪出栏量可达到10万头。这都将奠定海南黑猪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大幅度提高区域内行业档次和肉品安全水平。
作为海南冬种瓜菜拳头品种的辣椒,经过在预冷库存放48小时的降温处理,再包装密封运输,运到长江以北损耗不到5%,即使销售10天损耗也不到10%,由于新鲜度保持得好,价格是没有经过预冷处理瓜果菜的1倍多,还能使采收期从3月延长到5月,平均亩产从3000斤提高到5000斤。预冷库的建设,带动了瓜果菜收购、运输、包装等一系列行业的发展,形成了全新的冷链产业系统。
从1990年代的300吨,发展到如今全省预冷库24万吨库容,年可预冷处理瓜果菜480万吨,全省65%以上的瓜果菜经预冷保鲜商品化处理,海南预冷库建设,正是从澄迈走出的第一步。截至今年上半年,澄迈全县的预冷规模占全省的1/3,还率先全省建设综合性田头预冷库3个。
7月初,省农业厅在澄迈启动预冷处理系统标准化管理建设,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以澄迈的冷库为试点,把海南的冷库产业提升为现代农产品预冷物流集散中心,推动海南省瓜果菜预冷处理系统的全面建设。
(文章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