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四川农村改革 2015全面提速

时间:2015-02-10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本刊记者  车文斌


      2015年刚开年,四川政务就掀开了除旧布新之局。
      除旧 公布取消40条省本级行政审批布新  建立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
     背后的潜台词,依旧是改革,而且是“进一步深化”。
     对于四川县域而言,2015年是农村改革试验区开局之年,改革作为贯穿始终的主题词,其关键点与着力点,首推“农村改革”,其路径是:农业现代化。
     1978年,四川人勇为人先,踩出了农村改革的坚实足迹。广汉率先对金鱼公社进行了 “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 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当年金鱼公社增产2500吨,大大高于全国平均增加率,开创了四川农村改革史上的辉煌一页。
      30多年,白驹过隙。如今的中国农村改革进入了全面深化期,四川又走到了新的起点,从2003年在全国率先探索以“三个集中”为核心的统筹城乡发展序幕,到2014年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四川再一次走在了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前列。
      2014年12月1日,农业部下发《关于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和试验任务的批复》,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34个县市将参与该项改革试验,四川省成都市、内江市市中区、巴中市巴州区、眉山市彭山区获批,批准数量为全国第一。
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外部环境和自身内部发生的重大变化显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四川的农村改革,进入提速攻坚期。


     『十一连增』  的    『 短板』

      历史的经验和现实已经证明,农村改革是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起点,也是农村发展繁荣的动力源泉。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通报显示,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农村民生改善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加快推进。
      可是,农业“十一连增”的背后,作为国家现代化基础和支撑的农业现代化,却仍是突出“短板”。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超过进口价格,而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农业生态环境受损,耕地、淡水等资源紧张。唯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
      早在2003年,四川就已开始了农业现代化的探索,以成都平原领先全省的农村发展条件为基础,成都率先全国探索以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的“三个集中”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2007年6月9日,成都市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8年2月21日,都江堰市柳街镇鹤鸣村被确定为成都首个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该村也成为全国首个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柳街镇鹤鸣村村民余跃领到编号“510111”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是中国农村产权改革第一份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当年10月13日,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运营,成为全国第一家农村产权交易机构。
      从2007年开始,在新一轮农村改革中,四川努力走在全国前列。2010年、2013年和2014年的四川省委一号文件,均是关于农村改革的内容,要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重大任务,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上新台阶,“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成为四川在确保农民增收工作上又一次全国独创性探索。
     “短板”破局,在推进现代化的农业经营生产方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四川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方式,夯实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底部基础,从而实现“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
      四川是农村改革发源地之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川再次站到了改革大潮的潮头。


     『探索、探索、再探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加快推进“两个跨越”,奋力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
     “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点的农村改革新路子。”2014年9月17日,四川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在成都召开,吹响了全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集结号”。
      2014年1月~9月,四川先后出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户籍制度、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创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机制、完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等改革方案,并在55个县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试点,15个县开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9个县开展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3个县开展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11个县开展粮食补贴政策调整试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不断迈向“深水区”。 四川力争2016年底前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从2008年开始,四川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用三年时间集中完成了明晰产权、承包到户工作,累计发放林权证1500余万本。2013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5.5%,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2030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870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203%和113%。
      四川农业系统扎实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取得积极进展。目前,经工商登记的农民合作社41855个,其中省级示范社1030个;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3391户、养殖大户8532户,家庭农场6267家;龙头企业达到850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89家,国家级龙头企业60家。
     “探索、探索、再探索”,因这三个重叠的词语,中央“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各地探索创新而显示出急迫性,“只要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符合改革方向,农民群众欢迎,不管什么形式,都要鼓励和支持。”
     2014年12月1日,农业部下发《关于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和试验任务的批复》,成都市、内江市中区、巴中市巴州区、彭山县获批承担10个实验项目,数量居全国第一。仅成都市承担的7个项目,就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试点。而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部署的改革实验任务,主要聚焦于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是过去很少触及或还尚未破题的关键领域。

     『 三个1亿人』

      拆“篱笆墙”、降“高门槛”、抹平鸿沟,“三个1亿人”透出城镇化发展“三维坐标”,也是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实现新型城镇和对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百姓利益无小事,要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任务光荣而艰辛。中央提出,创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方式,引导城市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在着力解决“三个1亿人”的难题上,四川走在了全国前列。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坚持统筹城乡、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思路,实行基础设施、新型村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综合配套。基于此,全省各地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基层治理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以改革为牵引、以新村带产业、以产业促新村的路子。
      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四川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组成部分,打造“幸福美丽新村”。
      雅安市发展都市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和乡村旅游,把新农村综合体和聚居点建设、旧村落改造提升、传统村落民居保护修复作为新村建设的基本形式,指导新村规划建设打破钢筋混凝土崇拜和城市园林花草崇拜,体现农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保留田园风光;房前屋后要种瓜种菜,建好“微田园”;保护好村庄的历史记忆、民间传说和古老院落、林盘、老宅、古树、珍稀树木,传承农耕文化,让新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一系列变化在四川城乡悄然发生。
      作为川东北一隅的百万人口丘区大县,邻水县正在实现农业变轨。该县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产村一体,打造农业现代化“升级版”。
      邻水县坚持产业围绕新村转、新村围绕产业建,使园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现代农业园区5万亩产业基地全面建成,袁市大光明至丰禾鱼鳞滩公路全线贯通,产业和基础设施一次成形,新建粮、经、畜高产示范基地3.5万亩,钰锦现代农业园区、八耳正大祖代猪场、关河千万只种鸡场、凉山黎家万亩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全面建成,产业基地不断壮大,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加快发展,东槽产业环线闭合带实现由“C”型向“O”型跨越。仅2014年,该县就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规划建设了柑子镇春和村、袁市镇大光明村等幸福美丽新村6个,启动建设袁市镇袁庙新村、礼堂新村、复盛乡教官湾新村等重点新村3个。

      县域强则四川强

      就四川而言,县域强,则四川强。
      通过深化农村改革,以此促进农业现代化,进而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提升县域整体实力以夯实“多点多极”发展战略的县域基础,从而实现四川“两个跨越”,四川县域发展的路径清晰可循。
      当下,四川县域并不强:县域现有135个县、市,占全省的73.8%;辖区面积占92.4%,户籍人口占70.9%。可2013年GDP为13963.0亿元,却仅占经济总量的53.2%。
      同时,2013年,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为18.6:53.1:28.3,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比重比四川省平均水平高5.6个百分点,可见,四川县域的重头在农业。
      对县域的发展现状,四川很多县委书记有着清醒的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全省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从经济总量上看,四川和沿海地区差距很大。”北川县委书记刘少敏说,与沿海地区相比,四川差就差在丘区和山区,差在县域经济。
      广元市朝天区委书记蔡邦银说,数据显示,我省绝大多数县的GDP不到100亿元,而江苏和浙江的县域GDP平均水平则分别为363亿元和209亿元。不过他认为,四川发展的差距在县域经济,潜力也在县域经济。
      四川县域农村改革,将激发强大的发展动力,西华大学贾海刚就认为,农村城镇化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支撑,由农村城镇化带来的工业建设、人口聚集、农地流转等关节点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创新点。而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前提,“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县域城镇化”。
      可以预见,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四川县域会激发出强大发展动力,推动“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


 (文章来源:《当代县域经济》杂志)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