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刘奇葆:更加主动有为地推进“两化”互动发展

时间:2011-11-07  来源:
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省委、省政府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这是着眼四川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部署。工业化城镇化,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进程,是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必然要求,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才能迅速建立起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现代工业经济体系,加快构建起与现代产业发展相匹配、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把握四川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抢抓机遇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必须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的“重头戏”,努力保持“两化”快速推进的势头,加快缩小我省与东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不断提升四川在西部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是有效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必须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努力形成“两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
我省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必须把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首要任务,走出一条顺应时代要求、具有四川特点的又好又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子。要在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情况下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的工业化路子;要在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情况下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工业化路子;要在市场重新“洗牌”、新兴产业同时起步的情况下走出一条高端切入的工业化路子;要在生产国际化的情况下走出一条开放合作的工业化路子;要在用好有利条件、发挥自身优势的情况下走出一条加速推进的工业化路子。要准确把握产业分工和定位,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抓重大产业项目,抓龙头企业,抓重要产品,大幅度提升工业经济实力。要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产业园区,促进工业经济集中集聚发展。要积极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坚持招大引强,推动相关产业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要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加快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要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更加重视城镇发展动力,更加重视区域协调,更加重视城乡统筹,更加重视城镇质量,努力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要构建科学的全省城镇体系,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工作,强化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城镇体系的定位要与四川发展定位相一致,城镇体系的结构要与我省人口城镇化进程相适应,城镇体系的布局要与生产力布局相匹配,城镇体系的形成要与以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的发展趋势相吻合。要加快发展大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实力。要高水平规划和建设城市新区,加快建设天府新区,科学规划发展城市新区,统筹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要完善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科学确定城市功能分区,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繁荣发展城市经济,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要突出城镇发展特色,在城镇规划建设中融入更多的地方元素,传承历史文脉,塑造城镇个性,形成城镇的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和环境特色,提升城镇品位。
要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要加强规划统筹,普遍推行“多规衔接”,尤其要在已有交通规划和布局的基础上制定产业规划和城镇规划,用科学规划引领“两化”互动发展。要加强产城统筹,重点围绕产业园区、产业聚集、产业新城三个层次,推进产城互动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要加强区域统筹,着力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加快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四大城市群”,推进城市间重大基础设施配套、衔接和共建共享,以“两化”互动带动区域协调发展。要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尤其在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切忌不讲条件地盲目发展工业和扩大城市规模。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按照规划要求,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设好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要加强管理统筹,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加快户籍制度及相关制度改革,加强就业促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建立与“两化”互动相匹配的社会管理体系。要加强“三化”统筹,在“两化”互动中统筹做好农业现代化工作,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县域内三次产业发展,依托中心城镇或场镇辐射新村,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大力提高城乡统筹和建设水平。
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加大督查力度,为推进“两化”互动发展营造良好条件和环境。要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让群众不仅在“两化”的结果中充分受益,而且在“两化”过程中及时受益。要坚持节约集约用地,认真执行国家土地政策,尽量减少对平原特别是耕地的占用,科学配置土地资源,严肃查处违法用地行为。要强化要素保障,加快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加快以水电为重点的能源开发,大力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要加强政策创新和机制创新,梳理和用好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创新市县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新型城市管理制度。要大力选拔和培养人才,在领导班子中选拔配备懂工业、懂城市建设、懂金融的干部,开展大规模的干部培训,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积极稳妥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坚决防止搞形式主义和所谓的“政绩工程”,做到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开创“两化”互动发展新局面。(本文摘自7月25日奇葆书记在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专家智库更多>>
2020年,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了全面建设…[详细]
白酒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的文化。白酒是中国的品牌,更是中国的历史。…[详细]
研究成果更多>>
省决咨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后强教授作了《…[详细]
本项目位于顺庆区城西城郊结合处,即栖乐垭、父子桥、张关垭三村。项目…[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