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城镇化的规律性,增强推进城镇化的主动性与科学性。城镇生产力集中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的供给力与需求力,也就是总体社会生产力水平。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推进城镇化过程的实质是推进城镇生产力发展的过程。我们要深刻认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服务现代化互动发展的规律,以工业化、城镇化互动为动力,实现“四化”联动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抓好具有时代特征的规划,建设特色鲜明的城镇化。规划是生产力,规划是发展方向。宜宾的城镇化规划与实施,首先要抓好百万人口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划,包括产城共融、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同时要注入一些智能城市、生态城市等现代要素,要重视治理和预防交通不畅、环境污染、功能分区不合理,以及基础设施不配套等现象。规划不仅要重视城镇化规模的扩张,更要重视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不仅要重视实体产业经济、虚拟经济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展现城镇文化特色、生态特色。
以工业化为主动力,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宜宾正处于城镇化中期阶段,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仍然要坚持工业强市、强县的方针,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宜宾要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必须在继续加大资源型工业发展的同时,核心在于加大制造产业的发展力度。制造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链的上下延伸,相关的配套产业,服务产业的发展,才能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为城镇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同时,只有制造产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才拥有未来市场竞争活力。各区、县都要按照就业优先、优势优先发展等原则,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
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产业发展,大力提升城镇化速度和水平。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日益凸现,被称为“城镇化的后续动力”。宜宾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仍然是工业化,但现代服务业的服务能力不足,已影响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今后必须加快现代服务产业的改革和发展力度。
进一步抓好民营经济发展,使之成为推动城镇化的主要推手。宜宾城镇化发展滞后,同民营经济发展滞后有着直接关系。城镇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民营经济将是今后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经济支撑力量。我们要结合宜宾实际制定一些更好的支持政策,鼓励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为市民创造更好的创业与就业环境。
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城镇化发展动力。我国未来10年将是实现城乡融合向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需要通过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相关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突破,实现产业、城镇、生态等空间布局的优化与协调;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在推进城镇化的具体工作中,首先要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农民流转制度障碍。今后要逐步彻底改变城乡有别的户籍管理、劳动用工和社会福利制度,形成城乡居民机会和社会福利制度,以及水平上的公平。
加大“人居宜宾”建设力度,增强城镇化吸引能力。“人居宜宾”就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与管理理念的总体要求,现代宜宾应当更加适宜民众居住与兴业,更加适于人的全面发展,更加宜于宾客经商、休闲、疗养、旅游。这不仅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生产生活与服务环境的建设,同时需要加强教育、文化、医疗等方面的建设。今后追赶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必须再解放思想,再加大改革力度,再增添措施,再创新的成就。
强化管理,保障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函之一是现代化管理与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团队、手段、方式等都要与城镇化发展步伐相适应。特别是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要有高层的、总体的、分时期的规划和实施保障体系。宜宾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解决好上述这些问题,积极推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大力提升城镇化质量,特别要抓好市民素质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