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华对未来抱有无限的幻想,这让他在21岁时就选择背井离乡,远去山西的白云军区52935部队当兵,“那会儿说白了,就是有闯劲儿。”
北方的冬天,冰雪漫天盖地,滴水成冰,每到夜晚,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极为刺骨,更不用说在五台山下的部队生活。吴建华与部队的战友们在白茫茫的雪地上进行战术训练,跑步、匍匐等都不在话下,一双手在刚去的第一个冬天就冻烂了。
部队生活严格、条件艰苦、训练残酷,这些都让吴建华有些后悔,毕竟当年的他只是一个21岁的小伙子。“在部队里就吃高粱面,那种咖啡色的钢丝面,特别硬,不好消化;蔬菜很少,冬天就只有菜窖里面的大白菜、土豆和白萝卜,肉食就更难吃到。”吴建华面含微笑,神思飘渺,仿佛眼前就是当年部队的岁月。
初春三月,冰雪融化,寒冬后是生机盎然的景象。
1979年,吴建华因较强的文化素养和珠算功底被调往部队的后勤部,分管国防工程的工具采购和发放;1985年,调入部队工厂,负责管理工作。那几年,吴建华把所有心思都花在了部队建设上,以至于1979年父亲病重都没能回家,甚至1982年父亲去世,他都没能回去。
“我在1980年的时候请假回去了一次,当时邻居对我们家的照顾很多,我也在那时认识了邻居家的女儿而结了婚。我走后,老婆就在老家照顾一家子。”吴建华坦言,在当时的情况下,的确急需一个贤内助帮他照顾整个家庭。
多年来,妻子对整个家庭的默默付出和悉心照料,让吴建华很庆幸能娶到这样一个好妻子。父亲去世,都是妻子在家料理后事。说到此处,吴建华没再往下进行,停顿了几秒,转身拿起茶杯看着窗外喝水。
时光荏苒,或许那份内心的愧疚与难过都已融为了茶的苦涩。在部队的15年岁月里,吴建华尽情挥洒激情和热血,始终秉持着一个军人应有的操守。军人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时代的发展总在掀起一股接一股的浪潮,吴建华在激流勇进中瞄准目标,勇往直前。改制物业管理公司,部队的经历给了他很大帮助,创设独特的军事化运营模式。
下海从商
21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国有企业进入改制的浪潮里,当时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后勤改制在达州国企改制中率先启动,吴建华极力推崇将其改为物业管理公司。
“当时的改制很符合国家的精神,而且物业这个行业是个先进的理念,非常时髦,当时我就觉得这个产业特别好。”时代的发展总在掀起一股接一股的浪潮,吴建华主动选择了当时代的弄潮儿,在激流勇进中瞄准目标,勇往直前。
2004年,第二轮国企改制,在达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物业管理公司率先通过拍卖竞价,吴建华以108万元的价格成功拍下物业公司,当时他已经48岁,而竞拍的大部分资金都是从朋友那儿借来的。
“那时候还是一腔热血,风险这个我完全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