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学术
研究成果
专家智库
前沿观察
县域论坛
典型案例
第2期:当代县域经济
文旅融合 打造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地处川滇黔结合部的兴文县,是四川省最大苗族聚居区、古僰人生存消亡之地、中国绿色名县,既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资源,也有浓郁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需要展示出文旅融合的独特点、差异点、精彩点,借力国际文化旅游节、苗族花山节等活动载体,致力将兴文打造为中国乃至东南亚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之一。


期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地质知识学习,形成了以古今不同阶段喀斯特发育的叠置、继承和新生为主的精品地质遗迹文化游,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也被评为了全国12家“优秀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之一。
——打造风情化展示与节庆活动相结合的体验游品牌。兴文县依托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定期承办了西南民歌邀请赛、国际攀岩赛、山地自行车竞赛等重大节庆活动,打造了成届制的苗族花山节、采山节等地方文化活动品牌;开展游客体验参与的民俗体育竞技、僰苗婚典等民族文化活动。
——打造僰王山生态与富硒产品相结合的康体游中心。兴文县推进以僰王山为核心区域的“森林养生度假”康体游,大力发展森林氧吧项目;在海拔1500多米的仙峰苗族乡,推进了避暑度假游;围绕僰王山水泸坝、九丝城镇等富硒土壤,开发富硒水稻、富硒猕猴桃等富硒产品,拉长康体养生的旅游产业链。
——打造历史性古迹和特色餐饮相结合的乡村游线路。兴文县先后打造以大坝苗族乡洞藏酒业为代表的喀斯特水乡游线路,新建溶洞内贮藏白酒、建设仿古酒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旅游接待中心4个子项目,品尝苗家洞藏酒、苗家水八碗等特色餐饮,打造集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打造仙峰苗族乡、九丝城镇的僰苗文化游线路等。
构建复合产业
着力旅游经济的机遇性和不可多得性,构建国际文化旅游的复合产业。兴文县通过文化旅游的扩散效应带动城市建设、住宿餐饮业、旅游商品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满足本地居民及外来旅游者特定的文化和休闲需求。
——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兴文县着力发展文旅核心产业,每年举办僰人槌牛节、苗族花山节、苗族风情节等节庆活动,特别是百米长桌宴、苗族风情篝火晚会、苗家情歌对唱等特色文化活动,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方法,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齐聚兴文,体验僰、苗文化风情魅力,游客人走了,兴未尽,情未了,还想再来。
——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兴文县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统筹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催化产业”,以四川•兴文苗族工业园为平台,以工业化生产标准打造独特的石文化、苗家刺绣、竹制工艺品等特色旅游产品;建设游客集散中心、集中购物区、苗族风情一条街,让游客耍好了之后,还能带走旅游产品、兴文特产。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扩大开放的“牵引产业”,大力宣传兴文良好生态、服务环境等,利用节庆活动开展招商引资,树立兴文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
——建设文化旅游城市。兴文县强化“城市就是旅游,旅游就是城市”的发展理念,以“打造僰苗文化圣地,建设休闲旅游城市”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