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专题
县域金融
工会先锋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及农产品主产区县情况

时间: 2019-09-24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及农产品主产区县情况

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  熊建中

    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发展的底部基础,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注重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对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进行了多次修订完善。现对目前实行的考核办法作简要介绍,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梳理,对农产品主产区经济发展特点做简要分析。情况如下:


考核办法主要内容

    县域经济考核办法几经修订,目前采用的是2019年初新修订的《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具体情况如下:

考核范围

    考核范围为全省183个县,按照主题功能区规划和行政区划特点,划分为四大类别县,即城市主城区33个、重点开发区县57个、农产品主产区县3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58个,实行分类考核。33个城市主城区,突出城市功能建设优先,侧重高端要素集聚集成转化,促进产城融合发展。57个重点开发区县,突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并重、集约化发展优先,侧重优势产业成群成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35个农产品主产区县,突出农业发展优先,侧重农业空间规模质量和农产品保障能力提升,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突出生态保护优先,侧重生态空间规模质量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

考核办法

    一是分类考核,按照“统一指标、分类赋权”的原则,对四大类别县统一设置经济发展、城乡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境、风险防控5个方面24项指标,根据主题功能区定位,差异化设置各类区指标权重,对体现类区发展重点的指标赋予较高权重。二是加权汇总,实行加权汇总百分评定制,采用功效系数法计算每项考核指标得分,各项指标得分加总为考核得分。三是实行一票否决,全省严格控制“一票否决”考核项目,但为强化考核约束,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设置了脱贫攻坚、安全生产附加考核指标,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设“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3个奖项,每年四大类别县共评选表扬31个县。其中,城市主城区评选4个“强县”和4个“进步县”;重点开发区县评选7个“强县”和7个“进步县”;农产品主产区县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分别评选4个和5个“先进县”。根据“强县”和“进步县”不同奖项,省级财政分别给予6000万元、5000万元和3000万元的一次性财力奖励。同时,对获奖县在项目建设、土地指标、招商引资方面予以激励。

组织实施

    四川省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考核工作,省发改委、财政厅、省统计局负责具体实施,各有关部门负责考核指标的数据统计、检测、审核以及公开工作。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占比近半的县(市、区)为城市主城区和重点开发区。四川是全国县域数量最多的省份,全省183个县(市、区)中有城市主城区33个,重点开发区57个,两项占全省县(市、区)个数的49.2%;农产品主产区县35个,占全省的19.1%;重点生态功能区县58个,占全省的31.7%.

20个百万人口大县户籍人口超过全省户籍总人口的1/4。全省183个县(市、区)中,安岳县、仁寿县、简阳市等20个县(市、区)户籍人口均超过百万人,20个百万人口大县户籍人口2494.1万人,占全省户籍人口的比重达27.3%。

    超六成县(市、区)经济总量超百亿元。2018年,全省183个县(市、区)中,GDP超过百亿元的县(市、区)有118个,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64.5%。其中,200—300亿元的县(市、区)有29个,300—500亿元的有25个,500—1000亿元的有11个,千亿县(市、区)6个,分别是龙泉驿区、双流区、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和锦江区。

    市辖区和重点开发区经济实力领先。2018年,市辖区和重点开发区生产总值31877.5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78.4%;比上年增长8.2%,增速比全省高0.2个百分点;县平均水平遥遥领先,县均GDP超过300亿元,达354.2亿元,分别是农产品主产区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的2.0倍和9.6倍;县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20亿元,分别是农产品主产区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的2.5倍和8.7倍。

三、农产品主产区县经济发展特点

    (一)经济总量超6000亿元。初步测算,2018年35个农产品主产区县常住人口2051.8万人,占全省的1/4。实现GDP6123.4亿元,占183个县合计的15.3%;其中,31个县超过100亿,数量占全省百亿县数量的1/4;11个县超过200亿元,3个县超过300亿元,县均GDP为175亿元。

    (二)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2018年GDP比上年増长8.1%,増速比全省高0.1个百分点;其中22个县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8%、9.1%和9.6%,增速分别比全省高0.2、1.6和0.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増长10.3%,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其中26个县呈两位数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其中32个县呈两位数增长

    (三)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农产品主产区县在乡村振兴发展的带动下,支持农业优先发展,2018年粮食产量达1237.8万吨,占全省的35.4%;其中31个县粮食产量超过10万吨,占全省的34.5%;28个县粮食产量超过20万吨,占全省的近1/3。第一产业增加值1302.1亿元,占全省比重达29.4%6;其中8县超过50亿元,中江、安岳、三台3县超过80亿元,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前十位县中,农产品主产区占了7个。三次产业结构为21.3:41.0:37.7,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比全省高10.4个百分点;其中31个县一产占比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9个县超过20%。

    (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带动农民收入较快增长。2018年,35个农产品主产区县中有25个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33个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

县域金融更多>>
交行四川省分行15亿元光伏贷助力理塘绿色振兴[详细]
工会先锋更多>>
四川省总工会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