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世界一流,加快建设全国首个铁路智慧无人港,实施集装箱中心站扩能改造。对外形成12条国际铁路和铁海联运通道,联接境外25个城市、境内14个城市,构建起以四川成都为枢纽,南向联通东盟全境、西向直达欧洲腹地、东向辐射日韩和美洲、北向对接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国际班列通道体系,基本覆盖以亚欧为主的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国际班列和中欧班列开行量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双第一”。
完善口岸平台体系,建成投用粮食、肉类、木材、整车进口等指定口岸,发布木材、五金机电价格指数。年内即将获批并建成28万平米多功能标准化厂房和智能仓储,落户创维、康佳等出口基地。
与12个市州建立“蓉欧+”东盟班列基地,与98个县(市)区推进产业合作,助力农产品、电子产品等远销欧亚。 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加快创建,金(堂)新(都)青(白江)大港区规划建设提速,“南有天府新区+航空港、北有大港区+铁路港”的“两港两区”新格局加快构建。
成都国际铁路港临港服务业功能区围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和保税加工等主导产业,引进84个重大产业化项目;欧洲产业城围绕先进材料和智能制造主导产业,打造适铁适欧、“两头在外”临港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智慧产业城利用川化、攀成钢调迁转型,打造国际化中央商务区。
铁路港成功纳入国家“安智贸”试点,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荣获全国十大改革创新案例,集拼集运模式被纳入全国第五批复制推广经验。在全省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建设局,90%以上事项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工程建设全流程审批时间在全国率先压缩至60天以内,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5天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