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特别是去年全省乡村振兴大会后,全省各地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产业发展星现“四个融合”态势,一是农业内部“立体”融合,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9个,建成种养循环2000万亩以上,粮经复合1000万亩以上,稻渔综合种养规模西部第一;二是产业链条“交又”融合,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万家,规上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3万亿元,全省农产品品牌总产值达1580亿元;三是农业新业态“跨界”融合,休闲农业综合经营性收入1600亿元,居全国第一,建成产业基地景区2200个,农业主题公园440个,农村电商交易额达380亿元;四是产村一体“深度”融合,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99万个、休闲农业专业村1400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36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23个。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和清华书记、尹力省长讲话精神,持续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到2022年,力争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达5100亿元以上,涉农GDP达1.36万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元左右。
一是以“10+3”产业体系为抓手,延伸链条促融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将农业“10+3”产业体系写入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公报。我们将围绕建优基地、做强加工、培育品牌,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把优勢产业做强,把特色产业做大,把发展短板补齐,不断提高产业质量效益。新改建产业基地6000万亩以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农产品初加工率达到65%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林牧渔业产值比达到2.2:1;做大做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和重要农产品品牌,创建省级区域公用品牌5个以上。
二是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突出主体促融合。推动10大优势产业率先在园区落地,着力构建国省市县四级园区发展体系。在每个园区培育壮大1-2个主导产业,产业之间通过种养结合、产加结合、生态循环等方式,促进产业融合。推广“龙头企业十园区十合作社十农民”等发展模式,培育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产业化联合体1万家以上,把小农户带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让农民稳定长期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年初,遂选了63个省级园区候选对象,已为每个园区安排先期培育资金1000万元,年底,将从中评定35个省级星级园区,按星级给予1000-20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三是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三权分置促融合。坚持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推进农村资产资源“三权分置”与工商资本下乡、农民工返乡创业相结合,推广股份合作、产权合作模式,实施“农业十”系列行动,发展創意农业、体验农业、康养农业和特色产业,促进产村相融,建设宜居乡村,推动农商文旅体跨界融合,实现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家园变花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新建农业主题公园120个、美丽休闲乡村200个。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振兴乡村,真正让乡村聚“人气”、聚“财气”,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从10月开始,启动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先进乡镇和示范村的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