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专题
县域金融
工会先锋
县域特色产业园区转型发展的营山情况

时间: 2019-07-11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县域特色产业园区转型发展的营山情况

营山县人民政府

 

一、主要做法

      县域特色产业园区转型发展的营山情况

      (一)领导重视强推进。营山县委、县政府把融入重庆发展作为全县产业突围的重要路径,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开展主导产业定向招商、产业上下游配套招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加速培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先后出台《营山县工业集中区小微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若干优惠政策的意见》《营山县重点项目推进机制》等文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坚持推进工业集中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34个部门为成员单位,严格执行一月一次联席会议,县长两周一次现场办公,分管领导一周一次调研,做到推进情况第一时间掌握,困难问题第一时间解决,议定事项第一时间落实。

      (二)部门联动破难题。建立营山县终身服务重点工业企业工作机制,联系县级领导、30个终身服务单位等“五位一体”服务主体和所有职能部门坚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简化企业开办、注销、施工许可、报建、不动产登记等程序,从企业签约开始,竭力为企业各项审批开通“绿色通道”,坚持靠前服务、主动作为,切实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类困难问题,让企业轻装上阵、专注发展。

      (三)基础配套壮发展。大力推动载体建设,完成营山国际工业港“三横一纵”30公里路网、28公里管网和水、电、气、讯配套设施建设,新增工业用地3000余亩,新建道路16条共14公里,全面建成近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园区面积拓展至5.5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国际工业港入驻企业1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相继荣获“四川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四川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后,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被命名为“四川省特色产业示范基地”。

      (四)招商引资促成效。我们始终坚持招大引强、招强引优,以融入成渝发展为突破口,以机械汽配、装备制造、电子电气、农产品加工四大工业支柱产业为抓手,跟踪洽谈深圳豪力士、浙江玉环汽配等企业40余个,新签约成都柏峰、成都锦丰园、景弘制药等项目15个,到位资金25亿元。企业落地建设如火如荼,天府臻信实业集团即将建成投产,劲达物流落地建设;德华电气、恒阳集团、欧度新能源、源康毛绒玩具均已投产达效;明辉机电、精丰机械、华庄道桥即将投产,营山国际工业港呈现出厂房林立、产销两旺、欣欣向荣的喜人势头。

二、存在问题

      经过努力,我县在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受投资成本、区位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县入驻园区的企业多以初级加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主,上下游产业布局缺失,无法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缺乏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的高端前沿技术密集型龙头企业。二是配套服务水平不高。配套功能方面,部分企业没有职工宿舍,未修建职工食堂,园区离城市商业区较远,公交车线路覆盖面较窄,企业职工生产生活不方便。服务方面,人才培训、信息咨询、技术支持、信用担保、法律服务、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配套体系不健全,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全方位服务的需要。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一方面人才引进难,受经济待遇、发展前景、区位条件、择业观念等因素影响,企业招工难度大,难以引进高级管理类、技术类人才。另一方面人才留住难,工人流动性大,企业花很多精力培养一个熟练工人,由于种种原因就流失了,熟练技术工人紧缺,生产旺季缺口更大,对企业稳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力抓好招商引资。积极招引更多科技含量高、实力强、潜力大的好项目、大项目,做长产业链;准确把握政策动态,精心策划包装项目,多渠道争取更多资金和政策支持。

      (二)全力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尽快修建职工宿舍、食堂,解决企业职工吃、住难的问题。增开园区公交车班次,提高公交车覆盖面,解决企业职工上班不方便的问题。完善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等配套服务,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三)全力培养优质人才。强化人才培训,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培训,更新发展理念,帮助企业制定长远发展规划;选派企业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到先进企业学习,培养一批精通现代企业管理、服务工业的干部队伍。强化人才引进,制定完善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发放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生活补贴等方式,鼓励有实力、有技术、有想法的人才到营山工作。强化人才服务,组织开展“引人才、送服务、解难题”活动,真正做到以良好的工作条件、合理的薪酬待遇、方便的生活环境、浓厚的企业文化留住人才。

      我们将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定力,持续抓好创新驱动和园区产业布局,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脱贫攻坚引领推进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坚定不移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域金融更多>>
交行四川省分行15亿元光伏贷助力理塘绿色振兴[详细]
工会先锋更多>>
四川省总工会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