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专题
县域金融
工会先锋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 2019-05-16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改委智慧城市规划研究院院长  宋朝义

资源型城市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为城市现代化、工业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推动了建设美好城市的进程,带动了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的文明进步,壮大了区域经济实力。仅以攀枝花市为例,攀枝花市依托攀钢的钢铁矿藏资源带动攀枝花市经济社会快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到2018年止,攀枝花市经济总量已跃升到1110亿元,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上百倍。攀枝花市区人口已经发展到50万,城市规模得到迅猛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已建成新型现代化大都市。攀枝花的钢铁工业发展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今天我们在攀枝花市召开座谈会,研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专项规划和政策意见。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性调整。全面总结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经验,提出下一步转型发展思路,推动四川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思路谈点个人意见。

一、关于资源和资源型城市

资源和资源型城市的区别,从广度、高度、深度上分析,资源这一概念远远高于、大于资源型城市。资源这一概念的定位,大可以到宇宙资源、太空资源、海洋资源、气象资源、地球资源、国家资源等,高可以上升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资源利用战略,如能源利用战略,宇宙发展战略,人才培养战略等。从广义层面分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效益是否高效、环保、生态、文明,是粗放型还是高质量发展。总结世界各国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初期,即原始积累时期,走的都是粗放型,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国实行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3670多亿发展到90余万亿,是1978年的240多倍,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用40余年的时间走完了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近100年走完的路程。但在这40年里的前近30年里我国经济发展是高速的,年均增速达9.5%以上,同时也是粗放型的,进入新的21世纪以后,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6年时间里,经济增长速度由二位数到一位数,但经济发展的质量在逐步提高,由粗放型经济时代步入高质量发展时代,生态型、环保型、技术型时代,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生态与环保和谐发展的时代。2018年第三产业增比值比重已达到52.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已下降到40.7%。

从一般层面分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资源是有限的,也是各有特色的,有些是不可再生的。如地下矿藏资源、煤炭、石油铁矿、有色金属矿、天然气、页岩气、锂矿、海底可燃冰等,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相对或绝对的丰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就相对或绝对贫瘠。地上资源也是有限的,各有特色的,但地上资源有些是可再生的,综合利用,循环使用的。比如水利水电,风能,光伏能,生物质能等。地上资源在国家和地区间存在很大差异,不平衡的矛盾很突出,有些国家地上地下资源都很丰富,如俄罗斯、美国。有些国家地下资源不是很丰富,但地上资源很丰富,如东亚、南亚国家的水资源、森林资源丰富。有些国家地下资源丰富但地上资源贫瘠,如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我国地下资源比较丰富,地上资源地区间差距较大,如北方西北方地区水资源、森林资源相对贫乏。所以,国家投巨资建设的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以解决北方水资源贫乏问题。

我在上面分析了地下、地上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之后,我认为在众多资源中,我们每天都感悟到、领悟到、得到资源给予的生命、生存、生活、光明的同时,我想特别强调是要重视,关心人才资源的教育、培养,注重人才素质的提高。习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我们今天讲的“德”,第一位的是政治品德。

二、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问题

我们通常说的资源型城市,特指出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依托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资源发展的新兴产业,由于产业的持续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资源型城市,一般都是以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资源,特殊的地理环境,优越的地方特色发展起来的城市。有不少城市是以机械制造、轻工、纺织,也有不少城市是以钢铁(如攀枝花)、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国发(2013)45号文明确指出:“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包括地级市、地区等地级行政区和县级市、县等县级行政区)。”

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还很严重,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不强。现代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处于起步阶段。人才、资源等要素集聚能力弱,创新水平低,进一步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支撑保障能力严重不足。

国务院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类,明确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引导各类城市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攀枝花市是国务院列为成熟型城市之一,我就四川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几点建议。

1.国家继续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支持力度。2001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工作,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国家给予必要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补助和政策支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资源枯竭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现生机与活力。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国家有关部委将持续关注、支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特别是贫困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工作。

2.着力推进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资源型城市应做到规范的资源开发秩序,形成一批重要的矿产资源战略持续、高效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型产业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培育一批资源深加工龙头企业和产业。努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尽快形成若干支柱型接续替代产业。

3.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资源型城市应将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建设放到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做好城市、矿山、工厂的环境治理工作,建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生活美好的新型美丽城市。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四川的资源型城市要实现这一目标,是完全可以也是有条件实现的。

4.践行社会职能,重视社会保障。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就业、再就业、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障问题。建国以来,资源型城市为我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为此,中央各部委、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强调“民生为本,和谐发展”。

中央财政、地方政府各级财政也都安排了相当数量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工程。希望我们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有经济实力的个人都能从践行社会责任的高度出发,尽心、尽力,共同重视、支持社会保障工作。以总书记指出:“心无百姓莫做官。”让我们辛勤奋斗在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同志们、朋友们都来关心,支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尽职尽责。

县域金融更多>>
交行四川省分行15亿元光伏贷助力理塘绿色振兴[详细]
工会先锋更多>>
四川省总工会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