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创新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蓝虹
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介绍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说到绿色金融我们可以追诉到2015年,最早是由环保部确立的,当时环保部做了一个项目是一个绿色金融的项目,整个的环保和绿色发展需要的资金进行了预测,这个预测我们发现从2014年2020年的融资需求,这个中间的资金缺口是非常巨大的,整个2013年绿色金融的资金缺口就高达2万亿元,怎样才能弥补这个资金缺口呢?前总理最后上报了中央,2016年8月31日以人民银行为首,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建构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在全国正式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从2014年到2015年的全面推动到2016年迅猛发展,8月31日发布了《关于构件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9月,央行发布《G20绿色金融》,2017年绿色金融继续蓬勃发展,但是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2017年绿色金融领域领域最为重大的事件毫无疑问是绿色金融地方试点。让绿色金融的改革真正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2017年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支持地方发展绿色金融。6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引发各试验区的总体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在绿色金融的供给侧,2017绿色金融三大亮点,人民银行在最新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7年4季度)》中披露,新民银行在开展2017年地三季度宏观审慎评估(MPA)时,将绿色金融作为一项评估指标。绿色金融打分高的话他就可以向人民银行得到更多的贷款,在资金上保证了绿色金融的可持续性。下面我们看到绿色项目和绿色资金对接的困难性,这是我领导的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研究报告,绿色信贷融资额已经拿到8.2万亿元。关键是怎样进行对接,我们可以看到它另外一个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国际资金的管控记录,我们从这个表可以看到,在海外的发行量在2016年到2017年提高了一倍,对中国的绿色投资是充满兴趣的,在2018年的数据评估来看这个增长率还在上升,从国际上的绿色资金涌入中国的也很多。我们的生态环保应该怎样利用这笔钱,就是我们的生态环保必须要努力发力,使我们的生态环保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这是我们上面的统计,在2017年末我们再次做了统计,这个时候我们发现21家主要银行绿色金融机构已经上升到8.5万亿元,短短的半年之间这个绿色资金又上升了,我们的生态环保的很多项目确实没钱,因为这些资金和这些项目的对接是有困难的,我们的生态环保的很多项目无法满足绿色资金的一个条件需求,因为绿色金融也是金融,我们所有的环保项目必然是绿色,第二它的可回报性和风险的程度是肯定要满足风险需求的。我们要努力的设计出一批根据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需求涉及出可以和绿色资金相对接的项目。美国的环保署设立了绿色金融中心,他来自于华尔街,中间可以变成市场化的项目并且把这些市场化的项目融资方案推出向金融机构推荐,告诉金融机构哪些项目是需要重点推荐的项目,因为它的可融资性可回报性是比较好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运用好这8.5万亿的资金,如何和人民银行更好的衔接?将巨大的资金引入,然后可以努力的推动我们的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这是我们下一步急需做的任务。我们在全国的主要绿色产业可以分析可以看到,目前绿色产业的主要支持,包括了支持绿色农业的开发项目,包括自然保护、生态修复项目,垃圾处理和污染处理项目,农村及城市水项目,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绿色交通运输项目,按照整体的占比,我们看到绿色交通运输占投资量的46%,我们的节能环保服务只占了8%,我们在绿色资金方面还需要努力,我们需要关注绿色建筑,根据世界银行发现发出的报告,70%的潜力在建筑方面。因为贵重的绿色金融被国务院指定为长期试验区,所以当时我是作为绿色金融的专家担任贵安新区的责任设计,我应该是环保领域的金融专家,我们首先开展的就是如何对项目的设计和金融资金的衔接,在这个过程中亚马顿的项目作为新能源产业肯定是很好的,它开发出了适合农村和贵州气侯的技术,这样的技术它是可以安装到农民的屋顶上的,利用农民的屋顶就可以发电,又可以扶贫。20%的电自己用,80%的电可以卖出。装一个屋顶大概需要7—8万,但是这个技术无法推广。你告诉农民剩下的10到20年是掏钱的,但是先让农民掏钱是不可能的。所以最后我们进行了一个设计,我们用每年8000的电费,10年就有8万多,我们将发电作为质押,银行垫付进行安装,10年之后他们就可以自己用了,前10年我可以获得免费的用电,10年之后我除了有免费的用电我还可以赚钱。对于银行来说它要保证这每年8000多的收入回款,这些农民又怎样和银行对接呢?这个过程中我们又给它设计了中间层,这个钱并不是直接打给农户的,而是打到县一级乡一级的融资平台。因为这样的设计我们对亚马顿项目获得1亿元贷款将这项技术推广出去了。
第二个我们当时的发电项目被央行作为一个典型案例设计,在运用到农村的时候都面临着这样一个状况。第二个是物料农业,作为农村的农产品,它的产量是不确定的,在这个情况下农业并没有一个像工业一样的,它的土地是租赁的,这个模式下我们发展了绿色融资模式,用订单进行质押,从而打开了农业的渠道。整个贵安新区原来没有多少人和工业,就在于它是贵州主要的水源地,中间的基础农田的就是整个超标的重要来源。通过生态农业的重要发展我们保证了水源地的水质。这就是我们用绿色金融这种经济手段来达到一个生态保护的目的。第三个我们可以借鉴的典型案例是电投公司的,煤电是污染的主要来源。电投公司分布式能源中心金融案例,用1+3模式联动进行供电,它的稳定性在哪里,它要靠天吃饭,但是能源又必须稳定,所以这个过程中七节能源用的天然气,当可再生能源足够的时候就可以不用天然气,它的一期和二期已经建完了,都是靠财政的扶持,现在财政已经没有钱了。我们的设计方案我们把一期和二期的收益,它未来的十年的收益打包,以未来十年的收益进行质押,每年都有1.2个亿的收益,我们质押出10个亿。但是这个过程中我们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用的是内部征信的方式,这样不会增加它征信的1个点到2个点的资本,最后我们融了10个亿的资本。因为它必须要了解整个能源的收益点在哪里它的技术在哪里,它整个技术的风险点在哪里。同时为了增加它的资金流,因为它的分布式能源在这个过程中它是节能减排了,我们将这些减排量在北京交所挂牌出售。也就是绿色金融在这个过程中首先从项目端发力进行一个融资方案的设计,获得一个比较低的融资成本,同时通过金融增加一个资金流,以前和绿色金融没有办法对接,现在就对接的很好,这个模式在全国正在推广,这个方案已经被评为典型的绿色金融案例设计。这是实验区绿色资产证券化项目的签约仪式,这样的设计必须是环保行业的人士才可以设计出来。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环保领域的加入绿色金融一定会确保一只脚,目前的绿色金融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目前他们有非常好的资本运作能力,对项目的了解一定是比较少的,所以他们无法产生出和项目对接的设计方案,所以这个过程中是需要环保界更多的环保专家加入进来。同时我们对贵安绿色隧道进行测算,整个的隧道最耗电的就是数据库中心,我们把它建在两座山崖之间,因为通风所以这个过程中可以节省很多电,使这样一个环保项目最后获得了更多的绿色金融的支持。同时我们对生态旅游产业都是为了水源地的保护,我们设计了很多相关的绿色金融的工具,这样的话在整个的2017年到2018年我们贵安一共引进了17.8亿的资金。
接下来即将推出的大型绿色金融典型案例:茶马新道项目。可以在成都进行实施。因为它意味着要对产业链,很多的绿色项目报上来,都不符合绿色资金的对接,绿色汽车、电动汽车因为充电要两个小时,对于整个生态保护而产生的绿色生态的产业,绿色生态的产业因为定单没有稳定的,所以农民生产的时候心里没数,这个时候风险比较大,也没有办法和银行对接,我们采取的办法是把这些项目都进行整合,上面最高的产业链就是采用大数据的对接平台。因为只有这些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他们才最需要我们的生态产品,并且给一个比较高的价格,拿到定单之后往下延伸在40个县和5个市,这些农户因为有了定单,所以有了积极性生产,整个的对贵州来说既保护了下游地区的水质完成了生态文明的任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为电动卡车找到了出路。这是整个的物流的属性,整个的设计是170个亿的量,在这170个亿给贵州带来的好处第一是绿色的大数据的平台,第二超过两万辆汽车的使用。第三个整个的使用。同时对于40个县加5个市的对整个汽车和网络的支撑。整个的典型案例还有更多的案例想介绍。我对四川是非常感兴趣的,我的兴趣点是在全国,如果四川需要我的话我很愿意和黄部长一起为四川做更多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