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专题
县域金融
工会先锋
加快构建'三线一单'体系,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时间: 2018-09-18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加快构建'三线一单'体系,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国家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总工万军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给大家汇报《加快构件“三线一单”体系,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首先给大家汇报一下工作背景。“三线一单”是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简称“三线一单”,是以三大红线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区分管控体系。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关键所在。今年5月份召开的环保大会上总书记强调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作为贯彻的两大核心要求,要求在生态保护方面要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现,实现一条红线管控,在这样的体系下只能变好不能变坏,对于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要严重问责,不仅要考虑当地和当代人的需要,也要考虑大自然和后代需要,人类的发展环境要和自然协调,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公升,所以“三线一单”的要求就是体现在坚持自然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尊重自然规律的理论工具。所以在大会之后通过党中共中央环境保护的发文也确定要坚持生态环境底线。总书记在重庆长江经济带的座谈会上提出长江要做环境大保护开发。这里面提出要处理好,非常重要的就是把握好生产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在这里总书记强调要设立生态禁区,必须是绿色开发可持续的发展开发,所以“三线一单”就是给长江经济带发展立规矩的有效平台和抓手。以中国特色理论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落实质量目标和资源开发管控,构建生态环境的体系。

       “三线一单”具有几个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把生态保护的要求落实到国土空间,各地区各单元各流域各层次的环保责任,同时也是信息化的重要抓手,所以“三线一单”的意义非常重大,会议指出“三线一单”是要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改变我们这种参与决策的能力和手段不足的局面,同时“三线一单”的工作也是我们环评改革的重要环节,以前的环评大家都知道有项目环评有工作环评,在落实的时候要把项目的影响说清楚,缺乏一个有要求的形态,所以制订“三线一单”就把这个预防的环节补齐了,这也是“三线一单”的重大意义。今年7月24日生态环境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工作实施方案》,也是构建区域环评等一整套的管控制度。

      生态环境部将“三线一单”编制作为重点工作系统推进,黄部长多次开展研讨会,对重大问题形成研究和推动,同时生态环境也是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进行指导,包括“三线一单”的系列指南、系列要求,包括启动了4个城市的试点,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在长江经济带全面开始推进“三线一单”的编制,不段地完善技术方法和制度,基本上形成了“三线一单”的技术框架体系,它包括了生态环境的属性、结构、质量、承载要求的系统评估,同时也有各项制度在空间上的落地,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红线保护管理要求逐一落实到保护单上,建立起覆盖的空间管控体系,实现分居管控、分列管理,同时也是对生态保护的系统支撑。“三线一单”不仅是提高环境管理水平,通过开发格局明确开发的地板和天花板,定它保护的一些规则,它的工作一方面最低的要求是推进环评改革,同时它是支持环境系统化、科学化、信息化的平台,它把要求落实到每条河流和单元上,对自然环境协调提供了一个依据。长江经济带也是在2018年环保工作会议上率先在长江经济带开展“三线一单”工作。

      这是开展的一个背景情况,然后是“三线一单”主要内容及阶段进展。12个城市已经全面起动了“三线一单”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一个是通过试点示范,探索形成一套科学可行的工作模式。第二个环保工作提供指导。省里也强调了各部门在参与各地市也在参与,王部长在今年两次召开了工作推进会,今年的三月份在四川的宜宾,推进这个工作,七月份的时候在安庆召开工作会。第二个是“三线一单”主要的责任内容,技术推进的主要任务有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落实资源上限,制订训练清单,最后搭建一个信息平台,不仅把质量管控落在空间上,也落在细节上。

      第一项工作是基础数据的整理,它是解决长期以来的数据薄弱,所以解决图片数据的纸片化,还有信息的系统化环节,在这个基础上开展综合分析对未来的“三线一单”的管控和发展的引导,所以要发挥他未来的影响,确定它的战略。这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围绕对这些方面的保护。提出“三线一单”的方案来。在这个基础上生态保护红线是建立以生态保护红线为核心的分区管理体系,正在划定长江经济带,其他省市也正在划,在这个基础上生态红线是解决开发区的问题,对生态保护之外的空间要进行系统的识别,周围的地区建立一个以生态保护为核心周围是生态空间的这样一个生态管控体系,长江经济带12个省已经基本上划完,这12个省市已经初步识别出来,各地识别的生态空间大概还有20%左右,这是主要的生态功能区域。

      第二个关于环境质量底线,有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个就是环境质量只能优化不能恶化,也是总书记针对长江经济带提出的要求。第二个是环境质量要达到十三五规划的要求,第二个阶段的要求。第三个环境质量的底线是要满足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这三个要求是作为我们环境质量底线依据,它不仅仅是指标要落实到河流落实到单元落实到土壤和污染的地块,这才是把一个指标转化为空间管控。所以要通过控制单元通过突然环境的风险评估,落实到单元中去重点管控。是按照环境质量不断衔接要求,划分分区,对环境质量进行管控,因为水污染规划已经把全国划分为1783个控制单元,这里面有860个单元,156个需要需要提升水质的。需要进一步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在国家的管理下进一步的细分管理。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和未来的环境目标,确定它的环境要求,所以全国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单元,基本上到了乡镇的层级。要结合这个城市区域的气象大气环境,结合特征,一些高排放区尤其是人的聚集区的大气环境做一个重点的管控,这样可以把整个区域里面的类似长三角大区里面分解和落实一些,哪些地方是密集的,哪些地方是一窝蜂的,这样才能实现分类分区的精细化管控。然后再分析它的敏感区域,形成它的大气环境的分区管控的框架。所以也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土壤重点的污染源进行分析,对这些地方进行重点管控,第二对这些高风险的地块进行一个重点管控,这样聚焦在大概3%—5%的重点区域的管控,这样可以使90%的地区不被踏破。通过双管控进一步对质量和安全进行管控,这样确定组织利用的上线,这样不是说增加管控制度,而是在这个基础上增加分区管控,另外还有就是有一些大气使用超标,要进行一个严格的控制。

      在“三线”的基础上综合划定环境管控单元。同时结合城市开发边界工业园区结合未来发展前景在综合管控单元落实要求,从空间布局、污染物排放和资源开放利用提出它的生态环境的准入清单。总体而言通过系统的评价之后“三线一单”确定以自然规律要素为基础,在下面做支撑,综合单元形成它的责任,明确属地责任,具体的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地下每一寸土地,这样建立一个“三线一单”的管控体系。“三线一单”的管控体系对非环境保护相对复杂,这是特别项调要建立“三线一单”的管理信息平台,就是要分区域分要求落实到平台上,把这些作为生态环境的管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通过环评的审批,对污染物的排污许可详查形成一个环境的系统管理。包括项目的初步筛查层次。

      第三个工作现在在长江经济带推进,下一步考虑在19个省市里面在总结长江经济带的经验上继续推进,在2020年基本上形成“三线一单”的管控体系,到2025年形成环评制度和技术平台的整体框架,这样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化、信息化、系统化、精细化的体系。

县域金融更多>>
交行四川省分行15亿元光伏贷助力理塘绿色振兴[详细]
工会先锋更多>>
四川省总工会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