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专题
县域金融
工会先锋
绿色创新经济: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现象

时间: 2018-09-18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绿色创新经济: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现象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邓玲

      十九大指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并构建了由“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六个重大任务组成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对我国经济建设实践长期深刻洞悉、系统总结、科学决策的重大创新成果。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若干高质量发展的形态和模式,例如绿色创新经济。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绿色经济与创新经济蓬勃发展,并呈现深度融合发展趋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提出后,绿色经济的创新化、创新经济的绿色化以及绿色创新共同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从而形成一种充满活力的绿色创新经济现象。例如华为、伊利、海尔、五粮液等企业,上海、深圳、四川遂宁等城市,貴港、包头等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绿色创新经济现象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制造、城市转型、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新农村建设等中不断涌现,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与此同时,保护和发展的矛盾仍然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将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看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而不是财富创造的动力。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民众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与生产力发展如何有机统一的困惑,“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期待经济学解释。在此背景下,我们在多年从事绿色发展和区域创新驱动战略研究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和经济建设深度融合,发展中国特色绿色创新经济”的新观点。在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中,我们感到绿色创新经济可能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有效途径之一,从而更加坚定了探索绿色创新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新发展理念下绿色创新经济的内涵特征

      新发展理念下,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和经济建设系统在要素、结构、功能、运行机制层面互融合与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资源配置原则与方式,将产生新动能、创造新价值,从而驱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增长点的形成和发展。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创新经济。这既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必然结果,也是发展高质量的内在要求,并代表着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经济特征。

      1、绿色创新经济是以绿色发展为方向、目标、原则和基本遵循,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经济形态。

      绿色发展的本质是发展,发展的特色是绿色。绿色价值创造是绿色发展的核心和目标,不能创造价值的所谓绿色不是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在新发展理念中是基础性的发展理念,是一切发展的方向、目标、原则和基本遵循,也就是说,在新发展理念下,所有的发展都必须是绿色的。绿色价值创造一方面通过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来实现,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另外四大建设中来实现,实现机理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进去后,将改变原有的资源配置方式和功能结构,对其他四个建设系统起着导向、管控、净化、协调和提升的作用,创造新价值。

      2、绿色创新经济是一种内生式发展方式。

      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理念、方法和技术与经济系统在要素、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层面的深度融合,产生一种兼具绿色、创新特质的新动能和新的资源配置方式,这种新动能和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创造新的绿色价值和创新价值,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是一个人力资本提升过程,进而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形态。显然,这是在经济系统内部发生的深刻变革,是绿色发展要素和创新发展要素在运行着的经济系统中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产生一系列价值的创造过程,其中,能否形成新动能、能否创造新价值,是绿色创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所在。而要实现深度融入,就必须做经济系统、绿色和创新发展系统的分解,筛选融合的要素,只有在要素、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层面的融合才是最深刻、最有效和最有生命力的。

      3、绿色价值创造是绿色创新经济发展的主线

      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的融合发展,既产生绿色价值也产生创新价值。创新价值是显见的,为大家所公认的,绿色价值则不然,常常被弱化、淡化,甚至被忽略。绿色方向、创新手段与经济目标的有机统一,共同创造了新的绿色价值,发现绿色价值以及对这种价值的认同和支持,是绿色创新经济得以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何发现、创造、传播,评价乃至测算绿色创新经济产生的价值,也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使命。

      4、绿色创新经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绿色创新经济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产物,不同于西方以绿色的创新为主线的绿色创新经济;立足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我国产业结构的实际出发,促进经济结构的深层变革;城市绿色创新经济更是基于城市人力资源高度集中的优势,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提升民众的绿色人生价值和城市的组识结构资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把“培训培训者”工程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

      习近平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人力资本是一切资本中最主要的资本形态,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人力资本是由投资形成和积累起来的;人力资本开发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和财富创造能力,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这种投资是生产性的而不是消费性的。

      在蒲江开展“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初步实践中我们发现,人才振兴是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的关健和突破口,乡村中蕴藏着大量的人力资本,发现、开发并用好这些人力资本的价值是财富创造的必由之路;乡村干部潜能很大,学习力和创新力都比较强,关键在于如何开发,传统的培训方法和机制必须改革;“培训培训者”工程是乡村振兴的一个创新,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新模式,城乡融合发展是多层面、多角度的融合;实施“培训培训者”工程,要将“送教下乡”和制度供给相结合,坚持党管人才,组织部门深度参与;要将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和创建创新型县结合起来。

中国特色绿色创新经济的前景

1.有可能为城市,区域、园区和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内涵发展模式。

2.有可能成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典范。

3.有可能成为中国特色新经济模式的集中体现和系统整合。

4.有可能进一步明确我国经济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以及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主要经济形态。即有利于较好地回答经济转型的目标是什么、发展方式转变转到哪儿去、生态文明新时代是什么经济形态等一系列问题。

5.有可能形成新的理论生长点。对绿色创新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形成机理、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的系统研究,将进一步丰富我国新经济与新动能的相关研究,其研究成果有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之一。

6.有可能为全球经济的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一个可学习可借鉴的中国模式。

县域金融更多>>
交行四川省分行15亿元光伏贷助力理塘绿色振兴[详细]
工会先锋更多>>
四川省总工会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