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副会长 魏后凯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建所40周年。
40年前,责任制的改革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们农发所正在组织编写《中国农村40年》,也在为我们明年建国70周年作准备。40年来,我们不仅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到2020年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村镇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世发展以来,以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的生态文明发展,不仅在理念上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和接受,而且在现实发展过程中,也已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农村基层干部把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态力的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指导农村经济建设的宗旨,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真正落实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望得到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村庄,为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样板。大家也知道,我们成都的乡村建设打造了一个我们中国乡村建设的样板。总书记看了战旗村,在推动乡村建设、实现我们的乡村振兴的思路上,郫都经验,郫都样板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小城镇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点,是使乡村振兴是实现农村产生兴旺的重要载体。各地根据自兴建设和发展的条件,在全面落实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下,建设了一批具有较好产业基础,文化特色鲜明,历史底蕴丰厚和环境优美的特色小城镇。这些小城镇和美丽乡村一样,已经在现有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出不可或缺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美丽小城镇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将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和需要解决新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农村建设推进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一个既管长远、又管全面的大战略,是一盘大棋,将为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城镇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为目标的乡村振兴大环境下更好的推动乡镇发展。
本次峰会以特色村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旨在邀请国内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村镇发展领域的理论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实践者参会,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现有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特色村镇,现有特色经济等问题开展学习探讨与经验交流,商议对策,希望此次峰会的成果能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同时也能引发大家对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村镇发展特色进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