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专题
县域金融
工会先锋
川南之心 富裕顺和

时间: 2017-11-04  来源:四川县域经济网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后强

    城市功能也称城市职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能力,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是多功能的综合体。城市功能是城市存在的本质特征,是城市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作用和秩序。城市主要功能有:生产功能、服务功能、管理功能、协调功能、集散功能、创新功能。城市功能是主导的、本质的,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等特征。


李后强

    就城市功能来说,氛围共同功能、特殊功能、综合功能和主导功能。普遍功能,是所有城市都具备的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共性,区分的是城市与乡村的界限;特殊功能,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具有的功能,是为某一个城市或某类城市所特有的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个性,区分的是城市之间的界限,决定着某一个或某一类城市的性质和在一定时期的发展方向,如外贸进出功能、交通枢纽功能、旅游中心功能;综合功能,是指一个城市同时具有多种并且有机结合的主导功能,每一种的主导功能的作用范围和影响都比较大,如首都、省会、首府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都具有综合功能;主导功能,指在城市诸功能中处于突出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功能,影响或左右城市的其他功能的运行,甚至决定着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如:生产功能。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有骨架、血肉、穴位、经络,有遗传变异、新陈代谢、应激反应、呼吸、生长、生病。可以治疗。影响城市功能的主要因素有自然条件,城市的经济实力及其主导产业及行政区划。

    城市功能是各种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结合的整体,而不是各种功能的简单相加。各种城市功能作为城市整体功能的一部分,按照城市整体功能的目的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并且,各种城市功能的性质和作用是由它们在城市功能整体中的地位和规定性所决定的,它们的活动受整体和部分之间关系的制约。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那么,什么是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就主导产业驱动发展模式而言,可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第三产业(服务业)驱动型。就地方特色驱动发展模式,可以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资源禀赋型、劳务经济型、外向经济主导型、承接产业转移等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增长型模式的特点是以经济“量”的增长为目标,存在着社会建设滞后、生态文明缺失等弊端。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县域经济社会需要由经济增长型模式向统筹发展型模式转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区位优势发展型。

    这类县域主要利用沿海、沿边或紧邻政治经济中心的区位优势,发展港口经济、服务经济和贸易经济等,属于较早实现经济腾飞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二是产业主导发展型。

    这类县域主要利用自身具有比较优势地位的资源和产业实现经济发展。如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国家重点产业布局优势、传统优势产业等。产业主导发展型根据产业不同可以分为工业主导型、农业主导型和服务业主导型等。

三是市场导向发展型。

    市场导向主要是指面向国内市场还是面向国际市场,也即内向型和外向型。在我国东部具有区位优势的县域,发展外向型经济、开展跨国贸易是其发展的主要特征。而一些内陆县域由于位置所限,其市场主要面向周边地区,大多属于内向型。

    举例而言,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十大模式包括:1.新型工业化-萧山模式;2.贸易国际化-义乌模式;3.农业现代化-温岭模式;4.经济生态化-安吉模式;5.城乡一体化-嘉善模式;6.企业规模化-鄞州模式;7.创新驱动-上虞模式;8.草根创业-慈溪模式;9.海洋开发-玉环模式;10.小县大城-云和模式。
此外,基于不同资源和机制,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也有所不同。

富顺发展现状

    2014年,我国100万人口城市142个(四川2016年5个,为成都、泸州、绵阳、南充、宜宾),其中10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6个(四川一个,为成都)、全世界1000万人口城市25个。

    四川183个县,有22个百万人口大县中,富顺县的人口排位大概是18、19位。人口最多是仁寿、安岳、简阳、三台等,最少的是宜宾、射洪。百万人口大县如何定位和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

    富顺县是“耕读传家”的典型,农业大县(水稻、水果、渔业、黑山羊)、千年古县(1400年)、才子之乡(238名进士)、豆花之城、文化大县(文庙)、旅游资源大县、交通枢纽县、井盐发祥地、白酒基地(高粱)。富顺面积1342平方公里(县城21.1平方公里),人口108万(县城常住22.6万),26个乡镇,丘陵90%。城市绿化覆盖率36.3%,是四川省经济重点开发县,川南明珠;宜居、宜业、宜商,潜力大、市场大、动力大。

    就发展现状来说,一是经济总量较小。2016年,富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2.56亿元,比上年增长8.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逼近三万元大关,达到29858元(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增长15.8%。人均相当于4600美元。相对而言,当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74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980元(相当于8304美元)。

    二是经济结构偏粗。富顺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7.3:53:29.7;全国2016年是8.6:39.8:51.6。第三产业应该达到50%。富顺县2016年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1%、62.1%、29.8%,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25亿元,比上年增长5.2%,实现农业增加值42.8亿元,增长4.0%。

    三是工业势头强劲。2016年,富顺县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04.14亿元,比上年增长9.6%,占GDP的比重42.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4%,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

    四是非公经济发展较快。2016年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35.29亿元,比上年增长8.9%,占GDP的比重为55.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7.6%,拉动经济增长5个百分点。

    五是社会消费能力较强。2016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9.89亿元,增长11.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9.1亿元,增长12.4%。住宿业零售额1956.8万元,增长8.5%;餐饮业零售额15.41亿元,增长13.2%。

    六是招商引资力度较大。2016全年富顺县新签约重大招商引资项目19个,其中:特别重大项目8个,30亿元以上项目1个。到位市外资金101.93亿元(到位省外资金59.87 亿元)。形成固定资产64.13亿元。

    七是旅游潜力较大。2016全年富顺县共实现旅游总收入3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全县拥有星级饭店2家,星级饭店床位数205张。五星级宾馆3家。

    八是全县财力较弱。2016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22亿元(财政收入比GDP为5%.2016年全国是21%,差4倍),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16亿元,增长9.9%;实现税收性收入4.75亿元,增长6.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02亿元,下降5%。

    九是金融支撑不够。2016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95.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2%。其中,住户储蓄存款余额244.6亿元,增长12.5%;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7亿元,增长18.4%。其中,住户贷款余额73.6亿元,增长15.9%。本地使用不够,支援外地。

    全年保费收入68905.5万元,增长44.34%。其中,财产险收入14760.5万元,增长13.97%;人寿险54145万元,增长55.56%。

    十是城镇化比例较低。2016年城镇化率达39.01%,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08.5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93万人,农业人口67.65万元;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31万人,乡村人口48.47万人。2016全国年末大陆总人口1382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0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929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3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1.2%。

    十一是社会投资空间较大。2016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农户投资)126.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9%。其中:农户投资完成8.55亿元,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完成118.1亿元,增长11.22%。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9.95亿元,增长15.7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4.8亿元,下降24.9 %,其中工业性投资14.8亿元,下降24.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1.90亿元,增长29.1%。

    十二是居民增收较快。2016全年全县常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02元,同比增长8.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86元,增长8.5%。其中,工资性收入16345元,增长8.1%;经营性净收入5867元,增长3.5%;财产性净收入1141元,增长11.8%;转移性净收入4333元,增长16.6%。人均消费支出18521元,增长8.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1.3%。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56元,增长9.1%。其中:工资性收入6054元,增长9.6%;经营性净收入4344元,增长1.1%;财产性净收入263元,增长21.3%。

    十三是房地产业发展正常。2016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5.25亿元,比上年下降0.74%。商品房屋施工面积203.54万平方米,增长11.6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30.69万平方米。商品房新开工面积84.49万平方米。住宅新开工面积55.81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93.54万平方米,增长987.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 58.9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含期房、现房)42.49万平方米,增长47.38%,商品房销售额20.86亿元,增长81.9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9.67万平方米。商品房待售面积24.1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4.81万平方米。

    十四是教育水平较低。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点)174所,没有大学。

富顺发展策略

    就发展思路而言,其一,富顺县要树立世界眼光,国家意识。 如果把富顺看成一个独立经济体,富顺县人口108万可在全世界排第156位(与塞浦路斯、吉布提、斐济等接近);富顺面积1342平方公里,在全世界排167位(与北爱尔兰、瓦努瓦图接近,是新加坡的两倍);富顺县2016年GDP是242亿人民币(按照6.5计算,为37.2亿美元),在全世界排156位(与斯威士兰、苏里南接近)。

    其二,要有全局定位,找到产业优势。川南四市中,有泸县、宜宾县、富顺三个百万人口大县但富顺县位于四市的地理几何中心,应该是川南之心,可以打造川南第一县,定位“川南之心、成渝之城,豆花之乡”。产业上,富顺三次产业比例17.3:53:29.7,服务业比例较低,应该达到50%,发展如乡村旅游,共享农庄、社区农庄等高次产业和高新技术。

    其三,要加强传播力,提升影响力。富顺应打造“记住乡愁,忘记忧愁”的县域文化,举办“国际豆花文化节”,展现富顺诗歌现象,建设“田园牧歌县城”,提出“富顺指数”和“快乐富顺”理念;建设富顺市,打造为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低碳文化。
    此外,富顺是川南城市群的几何中心,枇杷镇可以建设为四川第三大国际机场,同时开办职业技术学院。

    其四,要抓住机遇,借势发展。富顺是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在2017年 9月4日的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上,省委书记王东明做了重要讲话。四川五大经济区、四大城市群,成都市是国家中心城市,绵阳、南充、泸州、宜宾进入百万人口大城市行业,2012年以来四川新增城市新区建成面积625平方公里,277个小城镇列为全国重点镇,7个小城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建成山水园林城市6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8座。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9.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2.8%。主要经验是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扩散,人的城镇化,产城一体,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预计到2022年,四川省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将达到57%,户籍人口城市化率达到42%,需要转移农村人口800多万,四川城乡和区域发展版图将重塑。

    其五,要加大发展定力,创新发展思路。举例而言,宜宾市2016年底正式成为百万人口大城市,宜宾市中心城区规划区已建成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02.58万人。至此,我省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已有5个,成都为千万级人口大市。王东明指出,川南城市群是成渝经济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高水平推进内自泸宜聚合发展,建设成为辐射滇黔(渝)、向东向南开放的重要新兴增长极。避免同质同构,千城一面;大力实施“宜居县城建设行动”,“因天材、就地利”融入大自然,体现地域文化,景观街道、地标建筑、重要口岸;坚持“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原则;解决好规划谋划策划问题,用好今年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省内流转政策扩大到所有贫困县的机会;集体建设用地可以建设租赁住房试点,设立基金、发行债券、上市融资,PPP方式,引导低收入家庭、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租赁住房。

    最终,富顺县应以现代化的田园型的川南第一县为城市功能定位,改为“富顺市”。富顺是农业、文化、教育大县,在立足资源优势时,可发展田园综合体,实现乡村复兴;守住中华文明之根,留住乡愁;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防止乡村建筑“西洋化”,防止乡村生活“空心化”。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从而建立“乡村美学”,散发乡土气息。

 

 

县域金融更多>>
交行四川省分行15亿元光伏贷助力理塘绿色振兴[详细]
工会先锋更多>>
四川省总工会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专委会
乡村文艺院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