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主管: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业务指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当代县域经济》杂志官方网站
用户名:
密码:
专题
县域金融
县域企业
乡村振兴
健康四川
工会先锋
乡村文艺
绿色低碳
破解民族地区“四弱”难题

时间: 2016-12-19  来源: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编者按: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在我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调研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汪洋强调,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着眼长远,破解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贫弱、生态脆弱、社会文化积弱等难题,分阶段、有步骤解决制约民族地区脱贫的顽症痼疾。
      值此“四川精准脱贫与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召开之际,我们编辑整理了四川日报评论理论部相关系列文章,供大家针对破解民族地区的“四弱”难题借鉴参考,进一步深化认识,创新帮扶方式,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中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一、增厚基础设施这个基底

      贫困贫困,因贫而困,更因困而贫。幸福的原因都是相似的,贫困也有相似之因,其中最直观的,就是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普遍薄弱。缺少脱贫的手段,贫困的小船无论做出怎样的努力,也难以驶向幸福的港湾。

  大凉山深处“悬崖村”的故事,通过媒体的报道,再一次让世人的目光聚集在边远山区、民族地区的脱贫解困上,也再一次让人们认识到这里脱贫解困是如此的“难”和“急”。在大山深处,人们通过攀爬藤梯,出入村里村外。这里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贫弱、生态脆弱、社会文化积弱,这“四弱”似乎织就了一张“贫困之网”,而民族地区要加快脱贫步伐,则必须冲破这张网,其工作的艰辛、过程的艰难可想而知。

  大小凉山彝区是我国彝族最大的聚居区,也是我省脱贫攻坚的四大片区之一。从全国来看,我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共有680个县,其中371个地处民族地区。民族地区与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在我国的版图上高度重叠,现实告诉我们,打好脱贫攻坚战,民族地区是一个重要的主战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历史进程等,决定了这里脱贫解困的特殊性和紧迫性。特殊性在于这里贫困程度深、面积广、开发难度大,需要多方力量广泛参与;紧迫性在于这里能否如期脱贫,不仅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业,还关系到决不让一个民族在奔康致富路上掉队的庄严承诺。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要实现跨越发展,不仅需要当地的努力,也需要强有力的顶层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持。破解“贫困之网”,需要形成全社会合力。就方法论而言,更需要找到突破口,找出民族地区致贫原因中带共性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以点上的突破带动全局问题的解决。


  贫困贫困,因贫而困,更因困而贫。幸福的原因都是相似的,贫困也有相似之因,其中最直观的,就是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普遍薄弱。缺少脱贫的手段,贫困的小船无论做出怎样的努力,也难以驶向幸福的港湾。这一点,在民族地区尤其如此。搞好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疏通四通八达的毛细血管,可以说是筑牢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基底。要致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我国民族地区包括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但一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保障不足等原因,基础设施发展仍然相对滞后,覆盖面不足,运行质量较低,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运输等仍然是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的“瓶颈”和“短板”。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如果把一个地区当作一个人体来看待,基础设施则犹如人体的生理系统,其中,交通是人体的脉络系统,邮电通讯是人体的神经系统,良好的生态是消化和排泄系统,电力能源是血液循环系统。要维持人体正常运转,这些系统缺一不可,任何一方面失灵,都将导致人体的失衡。而一个地区的发展如果在哪一个环节出现失衡,发展就会遇到问题。一些深度贫困地区,均面临多重失衡,要从根本上改变,则必须打一场攻坚战持久战。

  改变必须发生。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程。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最根本的就是要抓好基础设施扶贫,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17个扶贫专项2016年工作计划》中,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被列为17个扶贫专项的首位。《四川省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专项方案》明确了扶贫攻坚的对象范围、目标任务等,其中,扶贫对象范围主要集中在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88个重点县。

  彝族地区曾流传这样一句话:昔日一步跨千年,今朝跑步奔小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悬崖村”边的藤梯挡不住人们致富奔康的脚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跨越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只要我们笃定前行,不断补齐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为民族地区新跨越奠定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一定能谱写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共同奔向全面小康的美好未来。


      二、抓好产业扶贫这个关键

      产业扶贫,关键在精准定位。民间有句大白话:“一团乱麻,找出线头”。对于产业扶贫而言,这个线头就是基于精准定位的具有带动效应的龙头产业与项目。

  脱贫攻坚,缺了产业支撑不行。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民族地区与革命老区等连片特困地区。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推进,扶贫的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从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由救济式扶贫转变为开发式扶贫,从悲情式扶贫转变为快乐式扶贫。归根结底,就是要让扶贫从一次性变为可持续性。那么如何让脱贫攻坚工作可持续推进呢?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

  我国多年的扶贫经验证明,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是脱贫的必由之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吹响了新时期产业扶贫的号角。根据规划,通过产业扶持,要解决一半以上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可谓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主战场。如果能够通过产业扶持让越来越多的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那么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产业扶贫,关键在精准定位。民间有句大白话:“一团乱麻,找出线头”。对于产业扶贫而言,这个线头就是基于精准定位的具有带动效应的龙头产业与项目。在基层扶贫实际中,常常听到的问题就是“没资金、没动力”“没规模、没市场”“没特产、没特色”等等。矛盾与问题虽然五花八门,但形成原因却大体相似,那就是对自身定位的不清晰。这就需要寻找到根植于本土的特色与优势,因地制宜谋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立足贫困地区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产业布局,否则只会形成盲目跟风之势。而一旦实现了产业的精准定位,就要在资本引进引导、本土企业培养、知识人才储备等方面,加大机制创新力度,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具备竞争力的市场品牌,让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

   产业扶贫需要带动引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们要善于“嗅出”根植于这片土地上的特色与优势,找出适合当地发展实际的“车头”项目,给予果断扶持,并做好长期跟踪服务工作。这是由产业扶贫的实质所决定的,需要我们在贫困地区找到一个适合发展的产业,同时要引进一个有能力拉动这个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调动其他资源来推动这个项目的发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离不开龙头带动,没有龙头就没有市场,就没有价值链。推进产业扶贫要充分重视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充分体现并突出“产业+扶贫”的互动。创新机制,鼓励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带动关系,向贫困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切实提高产业增值能力和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

      产业扶贫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并非赶时髦,而是要立足当地特色,对接潮流大势,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佳契合点,这样才能顺势而上,巩固脱贫成果。首先是市场经济思维。推进产业扶贫,首先要明确其经济属性,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规模,提高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其次是特色思维。重新审视贫困地区,除了土特产,其实还有不少值得开发的特色资源。比如,不少民族地区的光照充足,就属一大优势;一些地方虽然产业贫弱,但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些资源只要得到科学、合理、及时开发,就能转化成贫困地区发展的后发优势。再者,我们需要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工作。当下,“互联网+”风生水起,为很多产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不少机会。如果扶贫产业顺势而为,就能赢得很多新的发展机遇,为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圆满完成“十三五”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必须凝心聚力、接续掘进。推动产业扶贫,不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通力合作,需要广大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老百姓全情参与。只有继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继续健全金融、科技、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撑保障体系,积极引导各方面力量参与产业扶贫,就一定能帮助民族地区拔除穷根、早日脱贫。


三、补齐生态脆弱这块短板

      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生态脆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在我国,民族地区、贫困区域大都处于远山、高原、沙漠等地区,伴随着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贫瘠,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得贫困问题与生态脆弱有着极高的关联性和重合度。就我省而言,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在空间分布上高度重叠,这些连片贫困地区多位于生态脆弱和生态敏感地区,不少区域属于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开发不当,既可能造成生态灾难,也可能使当地群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地区要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必须将扶贫脱贫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结合起来,用生态思维去考察和指导脱贫工作的开展。

      生态保护与脱贫致富能否“双赢”?答案是肯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古人也有领悟,《论语》说“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意思是,孔子只用竹竿钓鱼,而不用网捕鱼;只射飞着的鸟,不射夜宿的鸟。这些年,要发展还是要生态,两种观点各执一词。有人说,发展不可避免会破坏生态环境,宁慢毋快,否则得不偿失;也有人称,为了摆脱贫困必须加快发展,付出一些生态环境代价是难免的。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实践证明,离开生态谈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发展谈生态则是缘木求鱼。

  一方面,因为缺乏更多的发展手段,“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贫困地区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常常不得不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度放牧……使得自然环境被破坏,反过来又影响到土地生产效率的提高,造成了各种污染。另一方面,面临着脱贫致富的巨大压力,一些地方往往不计后果地引进发达地区面临淘汰的企业,不知节制地开发当地资源,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被进一步破坏。同时由于欠发达地区生产力水平不高,缺乏治理环境所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环境治理难度比发达地区更大,环境恶化态势也易出现“溃堤效应”。在贫困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中,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优化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对当地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生态脆弱带来的恶性循环犹如横亘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路上的一只拦路虎,打掉这只拦路虎不仅需要资金的扶持,还应有思维的更新。

  就资金扶持来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将为生态脱贫提供重要物质支撑。据统计,我国95%的贫困人口和大多数贫困地区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和重点保护地区,发挥着“生态屏障”“资源储备”和“水土涵养”的功能。“富饶的贫困”是这些地区面临的共同尴尬。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可以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的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于此,贫困地区可以利用生态保护补偿金,解决生态工程建设资金不足、贫困人口因保护生态环境收入不高的问题,从而确保这些地区生态屏障功能的稳定性。从6月1日,我省开始实施《四川省“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试行)》。《办法》最大的亮点是提出建立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对于改善和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思维更新,简单说就是摒弃片面追求GDP的发展思维,用生态思维指导脱贫攻坚工作。事实证明,贫困地区以资源开发、承接沿海淘汰落后产业转移为主的发展模式,已极大地损耗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容量,引起生态功能退化,加剧生态致贫诱因。长期以来,生态脆弱贫困地区脱贫工作的深度、广度、力度和精准度基本上取决于外部“输血量”的多少,一旦输血停止,极易造成返贫,这就需要构筑造血功能。在输血变造血的转换过程中,更新思维,就是要用生态的眼光去评估扶贫项目,用生态的理念去开发绿色产业,用生态的思维去指导贫困地区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不对立,脱贫绝不意味着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只有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消除贫困相结合,一手抓发展,一手护环境,民族地区才会既有生态“富矿”、青山绿水,又有欢歌笑语、幸福安康。


     四、激活精神文化这个因子

    破解社会文化积弱难题,必须坚持“扶贫、扶志、扶智”三位一体,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进一步激发民族地区和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要在我国现行标准下,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彰显了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坚定决心。当前,民族地区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既与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贫弱、生态脆弱有关,也与社会文化积弱紧密关联。由于种种原因,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科技事业相对滞后,劳动者素质的差距和人才资源匮乏形成了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破解社会文化积弱难题,必须坚持“扶贫、扶志、扶智”三位一体,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进一步激发民族地区和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不小。物质基础等外部显性差距的背后,其实折射的是人们观念的隐性差距、地区文化教育的差距与人力资源的差距等。许多与市场经济、改革创新不相适应的旧观念、旧习惯,成为制约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一大内因。特别是在一些地方,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影响,人们更多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轻视科技和教育,对生活的期望值不高,变革心不强,“能过就好,温饱即安”。还有一些人对当地经济发展信心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坐等外面来“输血”。长此以往,这些地方自然缺乏敢拼敢闯敢冲敢试的精神内核,缺乏“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气神,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也就不足为奇了。

     观念领先是本,技术、工具和方法是末,解决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积弱难题,首先要在观念更新上狠下功夫。文化的更新,核心是观念的更新。从宏观上看,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从微观上看,观念贯穿于个体行为的全过程,影响到人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有质的飞跃,必须实现人的现代化,即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型,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社会关系等全面与现代社会对接。具体来讲,观念的更新表现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培育现代公民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当然,各民族之所以能够生存发展、延续至今,也有着各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决不能一概否定。我们要善于通过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进行有效嫁接、整合,进一步丰富完善人们的精神世界,推进民族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现代社会深度契合。

     扶贫先扶智,道出了文化教育与脱贫攻坚的内在联系。要更新文化观念,实现民族地区人的现代化,只有通过发展振兴民族地区教育才能实现。贫困地区的贫困因子是多方面的,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缺乏产业支撑,贫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低效率低收益的传统农业,一旦发生疾病,或遭遇天灾人祸,就易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导致贫困代代相传。要彻底根治“贫困病”,关键在综合施策,前提在“扶贫扶智”。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经过多年努力,我省民族地区教育取得突出成就,办学规模与建国初期相比成倍增长,民族地区教育体系也日益完善。同时要看到,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地区相比,我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还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硬件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强等短板。“今天的教育水平关乎明天的发展水平”,我们必须站在民族繁荣进步的战略高度,把民族地区教育抓早抓好。

      身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关键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花大力气解决好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积弱难题,就能更好地推动我省民族地区发展,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确保民族地区与全省其他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县域金融更多>>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筑梦天府向未来[详细]
县域企业更多>>
学会企业发展工作委员会调研内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详细]
乡村振兴更多>>
四川乐至黑山羊的“进阶之路”[详细]
健康四川更多>>
资阳雁江:让百姓在家门口有“医靠”[详细]
友情链接:
学    会
学    术
资    讯
专    题
图片
视频
网站申明
版权所有: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蜀ICP备10025149号-1
备案号:川新备15-000061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70号
电话:(028) 87323971,87323979,86605683
E-mail:Scxianyu@163.com
QQ:476320177
邮编:610016